9月10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报道,郑州一名年仅20岁的女孩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失恋打击后,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巨大的身心变化。因为无法接受“断崖式分手”,她长期失眠、厌食,精神压力骤增,最终导致头发、眉毛甚至腋毛全部脱落。
医生诊断结果为斑秃,并明确指出情绪剧烈波动与精神压力过大是诱因之一。医生提醒:再大的感情波折,也要学会调节心态,健康才是最宝贵的本钱。
女孩失恋1个月全身毛发脱落 医生提醒:精神压力是“头发杀手”
斑秃究竟是什么?
斑秃是一种突发性的局部脱发疾病,常见的表现是在头皮或其他部位出现“硬币🪙大小”的光滑脱发区,看上去仿佛被“鬼剃头”。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疼痛或瘙痒感,因此容易被忽视。
医学界普遍认为,斑秃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精神压力:长期焦虑、失眠或遭遇突发性打击,会扰乱毛囊生长周期。
免疫异常: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错误攻击毛囊,造成毛发脱落。
遗传背景:家族中若有人患过斑秃,子女的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生活方式:熬夜、饮食不均衡、频繁染烫发等,也可能让病情加重。
如何科学应对斑秃?
1.规范治疗,遵医嘱用药
外用药物: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莫米松等)是轻中度斑秃的常用选择,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米诺地尔适合脱发范围较小的患者。
局部注射:小面积顽固性斑秃,可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糖皮质激素,但若3个月无效应及时停用。
光疗辅助:窄谱中波『紫外线』、308纳米准分子光等方法可改善局部免疫反应,帮助毛囊修复。
2.头皮护理,避免二次损伤
选用温和洗发产品,避免含硫酸盐或酒精的刺激性成分。
洗头时用指腹轻揉,不要用指甲用力抓挠。
暂停染发、烫发,尽量减少高温吹风的频率。
3.调整生活方式,养发从内而外
饮食均衡:增加鱼、豆类、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补充B族维生素。
避免刺激性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减少咖啡、浓茶和酒精。
规律作息:保持7-8小时睡眠,最好在23点前入睡,有助于毛囊修复。
情绪疏导:通过运动、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焦虑,避免陷入恶性循环。
专家提醒
斑秃虽然常常让患者焦虑,但并非不可逆疾病。大量临床经验表明,经过规范治疗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配合,大多数患者的毛发都能重新长出。
对于年轻人而言,失恋、升学、就业等都会带来压力,重要的是要学会情绪管理。医生呼吁,不要因外部挫折伤害自己,必要时可以向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机构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