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的月女士向媒体反映,她今年2月通过“海居租房”中介公司(武汉燕安巢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租下一套住房,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租赁,却没想到自3月起便陷入了接二连三的麻烦。
原来,这套房屋的前租客因欠下银行18万元债务搬离,债务问题并未解决。结果,催收人员误将月女士当成欠款人或关联人,多次上门张贴催款信息,甚至言辞激烈,令她感觉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尽管月女士多次向房东及中介公司反映情况,但得到的回应却只是“把张贴的内容撕掉”,并未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次催收上门,让月女士倍感不安。她担心今后类似事件会再次发生,迫于无奈提出退租要求。然而,中介公司却以合同条款为由,强调如提前退租必须支付违约金。这一说法让月女士难以接受,认为自身作为无辜的现租客,不该为前租客留下的烂摊子埋单。
前租客欠钱搬离新租客被骚扰,屡被催收骚扰退租还要交违约金
目前,当地住建部门已介入调查,相关情况正在处理之中。
针对该事件,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斐然指出,月女士作为现租客,理应享有安静、安全的居住环境。若因前租客债务问题持续遭受骚扰,可以依法提出一定的赔偿诉求。但赔偿能否成立、数额多少,还需要结合催收行为的严重程度、中介在房屋租赁环节的尽职情况等因素进行裁量。如果中介公司在明知存在潜在风险的情况下仍未告知承租人,其责任可能加重。
这起事件不仅涉及个人权益保障,更折射出二手房源租赁中信息披露不透明、风险告知不到位等问题。租客签约时往往只关注租金和位置,却难以预见因前任租客遗留的债务而可能遭遇的困扰。如何加强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义务、完善行业规范,也成为此次事件引发的社会讨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