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高德地图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与传统榜单依赖主观评价不同,扫街榜以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作为核心指标,并通过AI模型驱动计算得出分数,旨在解决行业“刷好评”的问题。
高德地图CEO郭宁表示,高德扫街榜希望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生态,并承诺永不商业化。该项目于6月底内部立项,由郭宁直接领导,是一个从零开始的产品。
阿里选择高德并非偶然,而是对其“超级入口”价值的再次挖掘。背后意图明确:以出行场景为切入点,进入美团大众点评长期掌控的“到店”消费市场。今年以来,阿里加大了本地生活的投入,在财报会议上,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透露,淘宝闪购显著带动了手淘整体用户规模和活跃度。通过高德带动的“到店”市场,可能成为新的增量。
此次推出的扫街榜依据高德地图计算出的规模化用户对某家餐厅的真实行动,如是否去吃过、是不是回头客、是否专程前往等。高德强调扫街榜完全基『于海』量用户的真实行为,而不是看谁喊得响。这是高德宣布全面AI化后的又一重大发布,目前扫街榜已在高德APP首页最重要的位置呈现。
纳入行为指标是高德扫街榜的重点,明显对标大众点评的传统UGC评价模式。大众点评经过多年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评价门槛低、难以区分真实度,导致刷分刷榜现象严重。高德扫街榜的商家综合评分基于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再通过AI模型驱动计算得分,成为排名依据。
扫街榜的榜单评分主要基于两部分数据构成:行为+信用。行为包括导航、搜索、到店及多次前往、专程前往等真实行为,体现多维度的“用脚投票”。信用则利用AI能力提升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并引入芝麻信用体系,进一步提升评价可信度。
除了榜单逻辑创新,扫街榜也可能重构消费者行为习惯。高德整合了打车、排名、位置和导航等多项服务,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这种一站式体验无需跳转,可能对大众点评构成冲击。高德还表示,扫街榜将与高德地图的AI出行助手连接贯通,用户可通过“小高老师”使用榜单产品。
美团也在反击,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至于高德能否撼动美团的地位,仍有待观察。
高德地图是阿里生态中极少数具备“高频打开”能力的超级App之一,根据QuestMobile数据,高德地图2025年7月的平均DAU已经达到1.86亿,是大众点评同期的6倍。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这些数据反映出,用户在使用高德规划路线或导航时,会产生周边生活服务的需求,高德借此切入生活服务场景。
本质上,阿里希望通过高德的高频、泛场景入口属性,实现对本地生活服务的“降维渗透”,即通过出行这一刚需场景,顺滑地将用户导流至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决策环节。高德被赋予了整合阿里生态内本地生活资源的重任,承担“前端流量枢纽”的角色,再通过与飞猪、饿了么、『支付宝』等业务的深度打通实现生态内分流,构建一个以位置服务为核心的“大出行+大消费”闭环。
今年6月,阿里已将饿了么、飞猪等本地生活业务并入淘天集团,由蒋凡统一指挥。阿里的核心目标是用外卖这个最高频的场景为日活超4亿但增长放缓的淘宝APP引流。事实上,淘宝闪购显著带动了手淘整体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但在外卖、即时零售等“到家”场景趋于饱和的背景下,阿里需要一个新的高频入口来撬动线下消费流量。在“到店”场景里,高德成为了承载这一战略的最佳平台。
目前来看,阿里“到家+到店”“远场+近场”协同的业务矩阵正在形成,然而要真正动摇大众点评多年构筑的内容护城河与用户习惯,高德还需要构建更深厚的内容生态和赢得商家端的深度合作。新的竞争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