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为大豆销路发愁 中国订单缺失加剧困境!最近,美国大豆农民面临产品销售困境。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担忧,称正值收获季节的美国大豆农民正为销路发愁,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最大买家没有下达任何订单,形势严峻。
以往每年美国的大豆产量中约有25%销往中国,中国市场是美国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每年种植收获的大豆中有大约50%用于出口,而中国市场占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份额约为60%,远超排在第二位的欧盟市场,对美国豆农影响重大。
目前,美国大豆农户寄希望于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已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其在美中贸易谈判时优先考虑大豆议题,并明确表示:“美国豆农无法撑过与我们最大客户长期的贸易纠纷。”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越晚达成共识,美国大豆出口中国市场的问题就越难以解决。随着秋季收获期结束,失去中国市场的美国豆农每天都在承受财务压力。
今年秋季,尽管美国大豆种植户有望获得创纪录的产量,但许多人并不快乐。中美代表团在斯德哥尔摩会谈中推动的“冻结现状”式缓和只是临时安排,高关税框架依然存在。因此,中国采购方转向南美供应来满足国内大豆需求,导致美国农民在大豆出口旺季错失中国市场的机遇。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推高了美国农户农用设备和化肥的成本。
美国农民的困境是当局关税政策负面影响的一个体现。当前,美国大豆种植者面临严重危机:大豆农作物在仓库中堆积如山却无处可放,如果无法销售出去,农民们将在年底陷入严重亏损。
玉米也是受影响的农作物之一。过去几年,美国对中国的玉米销售额大幅增长,使中国市场成为美国玉米最大的出口市场。然而,这些购买量在近两年大幅下降,对美国玉米种植农户来说,未来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玉米创纪录的产量正在推动玉米价格下跌,而美国农户却无法找到新的出口市场,只能看着谷仓中的玉米逐渐堆积如山。
对于美国农民来说,失去的中国市场缺口几乎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日本和欧盟虽然承诺放宽进口美国农作物限制,但市场体量有限,无法与中国市场需求相比。此外,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引发了印度政府的强烈不满和抵制,短期内美国农户失去了拓展印度新市场的机会。
与此同时,巴西农户已经享受到了中国市场的红利。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自美国进口2214万吨,占比21.1%;自巴西进口7465万吨,占比71.1%。中国市场的进口来源已以巴西大豆为主。今年的情况更加明显,中国进口商已完成9月份的大豆预订单,全部来自南美。10月份的订单也已从南美采购了约一半的需求量。
许多美国农民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失去中国市场份额的原因。尽管面临严重的亏损问题,许多农户仍未准备好指责特朗普政府及其贸易政策,这表明美国农业界对特朗普仍有很大的宽容。历史上,美国农民大多投票支持特朗普,且在其第一个任期内,白宫曾为受贸易政策伤害的美国农民支付了280亿美元💵的财政救济。这使得许多农户寄希望于当局能否对今年的潜在损失预备类似的救济基金。
最近,美国农业部发言人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政府正在努力为农民提供援助,并将责任归咎于拜登政府。声明还提及,特朗普总统通过执行新的贸易协议和紧急商品援助计划等方式支持农民,该计划可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100亿美元💵的直接援助。但这100亿美元💵来自去年12月通过的一项短期支出法案,并不是特别为今年秋天收获季潜在损失而准备的。
当前似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美国政府有任何直接财政援助的提议,特朗普政府后续的经贸谈判也难言会取得什么进展。对于美国农民来说,短期补助固然重要,但长远的市场销路才是关键。今年秋天的潜在大损失,能否成为美国农民的一面镜子?尤其是对于那些特朗普支持者来说,一旦受到严重损失,能否意识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不仅损害世界经济,还会对美国经济产生恶果。
另一方面,中巴两国持续深化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为两国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两相对比下,自由贸易的切身感受,不知能否触动美国农户中特朗普支持者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