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因“预制菜”话题深陷舆论争议,这场风波让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与罗永浩两大跨领域人物产生交集。9月11日,贾国龙针对罗永浩“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吐槽公开回应,手持后者用餐菜单还原场景,强调西贝无一道菜是预制菜,直言事件严重损害品牌商誉,明确表态“一定会起诉罗永浩”。业内人士认为,该事件或冲击西贝品牌,也反映出消费者与餐厅对“预制”的定义分歧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价比的顾虑。
9月12日起,西贝全国370家门店开放后厨以证清白。贾国龙否认西贝是预制菜,手拿当天罗永浩用餐的菜单,还原当天的情景。他表示,按照国家的规定,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这件事对于西贝的商誉有很大影响。罗永浩一行人在西贝中粮祥云小镇店用餐时点了15道菜,其中只有2道没吃完,临走时还对服务员表示“挺好”。
贾国龙认为此次事件对品牌的伤害很大,甚至表示要起诉罗永浩。媒体会现场,当问及是否会起诉罗永浩时,他回答一定会起诉,并称罗永浩的行为对西贝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罗永浩再次通过『社交平台』质疑西贝的菜品质量,表示现做的菜有浓浓的隔夜菜味儿。他还提到,西贝的菜量特别少,羊排和烤鱼之所以都剩下了,也没打包,是因为羊排像是隔夜重烤的味道,葱香烤鱼也有隔夜重烤的味道。嫩烤的大黄鱼味道很腥,凉菜跟以前的味道差不多。听说现场有常年的莜面现搓表演,但自己去的时候过了饭点并没有看到,可以理解,但面汤百分之百是隔夜的味道。小炒牛肉和炖豆腐吃不太出来,西贝的牛肉土豆条这次也全吃掉了,但感觉也是隔夜的炖菜。离开时,服务员问怎么样,因不想难为服务人员,他说了句“挺好的”。
这不是西贝第一次因为“预制菜”引发热议。贾国龙对此表示,从9月12日开始,在全国370家西贝门店,任何消费者都可以在符合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参观后厨任何一道菜的制作。“罗永浩菜单”也全部公开。对于之前关于“高级菜都要预制”的说法,贾国龙解释说预加工这一点不需要回避,但西贝门店没有一道菜品是预制菜。西贝的中央厨房预加工,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例如羊排切割成标准形状等。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认为,西贝此次预制菜风波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冲击。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普遍误解和抵触,罗永浩作为头部KOL,他的吐槽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使西贝面临信任危机,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因此减少光顾。但如果西贝能妥善处置此次公关危机,也有机会转危为机,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罗永浩除了在『社交平台』上提及西贝是预制菜外,还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实际上,顾客端和餐厅端对于预制菜的定义、理解不同。贾国龙表示,西贝目前虽然不用预制菜,但也不黑预制菜。预制菜也分三六九等,高品质和低品质。预制菜有好处,如整体效率的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品质的稳定,预制菜未来一定是大趋势。
资深餐饮连锁专家文志宏认为,由于自身的影响力,罗永浩的言论对西贝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西贝需要通过多种举措来消除大众的疑虑。但目前看来,西贝的举措力度还可以加强,例如公示厨房加工情况等。事实上,西贝此前曾布局预制菜产品,还开设过预制菜餐厅,当舆论出现时,就可能影响消费认知,使消费者出现混淆。当下消费者更关心食品安全,因此对于预制菜的健康度和添加剂存在顾虑。市面上的预制菜大多符合标准,但因为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意识越来越强,可能会出现排斥预制菜的情况。其实很多餐厅都通过预制菜提升效率,尤其是客单价较低的餐厅,消费者更在乎的是产品品质与价格是否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