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再次成为热门话题,许多餐馆、饭店和酒店都在使用。关于预制菜是否合理或科学,这个问题很难给出明确答案,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看待。
有人表示,他们不反感预制菜本身,但无法接受用边角料制作的预制菜,比如用淋巴肉做的梅菜扣肉。此外,如果明明是预制菜却按现做菜品收费,这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他们愿意接受预制菜,但前提是食材质量要好。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预制菜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外卖行业尤其依赖预制菜来满足严格的出餐时间要求。很多不知名的外卖实际上都是预制菜,只是通过添加新鲜辣椒、葱姜等掩盖其真实身份。没有预制菜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餐如果没有预制菜,就很难统一菜品及口味。不同厨师和产地的食材差异会导致同样的菜品味道各异。现在的问题在于对预制菜的标准定义模糊。有些人认为从原料到制作都应该是现场手工完成,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只要简单加热即可。
如今预制菜已经普及到了市区酒店、县城饭店,甚至乡村集镇的酒店也开始使用。今年去集镇酒店吃酒席时,红烧鱼、扣肉、猪蹄膀、椒盐虾、五香牛肉等菜品,甚至一些凉菜都是预制菜,味道明显不对劲。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人无计可施。
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不吃预制菜又能吃什么?供需矛盾以及年轻人不会做饭的事实使得预制菜变得不可或缺。价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存在高价低质的现象,但资本的力量让预制菜无处不在。真正想远离预制菜,可能只有回到农村自己种菜养殖才能实现,但这需要极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