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凌晨,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鞠振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督查阳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一处正在进行夜间施工的工地,鞠振发现存在地面裸露、道路扬尘、无苫盖措施等问题。他详细询问情况后,责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并要求严格按照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标准尽快整改到位。鞠振还强调,城管和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持续加大建筑工地巡查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增强铁腕治污的威慑力。
随后,鞠振来到辛兴互通立交路口,实地了解过境车辆分流和扬尘治理情况。他要求交警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和执法监管,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灵活开展路面查缉,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相关县区和单位也要加强路面养护保洁抑尘,整治沿线环境卫生,遏制道路扬尘污染。在郊区荫营镇两处散煤堆场,鞠振了解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进展,要求属地政府强化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坚持立行立改、标本兼治,以扎实工作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鞠振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家大事,也是民生期盼。各级各部门要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持续传导压力,推进整改落实落细,坚决防止问题反弹。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落在平常,在降尘、治企、控煤、管车等方面狠下功夫,因时因势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今年8月,《阳泉日报》报道显示,生态环境部公布1至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阳泉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4,PM2.5浓度改善程度排名第12。阳泉市通过高空视频、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走航等技术手段,对大气环境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精确锁定污染高值源头。发现问题后,通过“阳泉智慧环境”App推送至相关县区和部门,形成闭环管理。此外,阳泉市建立了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形成属地管理、部门协作的扬尘治理攻坚合力。
今年以来,阳泉市进一步完善公安交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路检路查工作机制,加强路面执法,依法从严查处载运易遗撒物品且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的违法行为。上半年,相关部门共开展联合执法40次,查处各类违规行为数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