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心脏疾病的高发季节,高温天气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和代谢发生变化,心脏负担加重,更易出现心肌缺血(心脏血液灌注不足,导致心肌供氧减少)。夏天心脏易缺血怎么回事?了解夏季心脏的脆弱点,避开伤害心脏的行为,才能降低心梗、心绞痛等急症的发生风险。
一、夏天心脏易缺血的原因
1.高温导致血管扩张
夏季气温升高,人体为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脏需更努力工作才能维持正常供血,增加心肌耗氧量,易引发缺血。
2.出汗多导致血液黏稠
高温下人体大量出汗,若补水不及时,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心脏供血受阻,尤其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3.高温时段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正午10点至下午4点气温最高,此时进行快走、跑步等剧烈运动,会使心率骤升(超过120次/分钟),心肌耗氧量激增,易引发心肌缺血。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夏季运动应选早晨或傍晚,每次30分钟以内,以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为宜,避免出汗过多。
4.饮食油腻、过量饮酒
夏季夜市烧烤、麻辣小龙虾等重口味食物受追捧,但高油高盐饮食会升高血脂、血压,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过量饮酒会使心率加快、血压波动,诱发心肌缺血。建议夏季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杂粮,每周饮酒不超过1次,每次啤酒不超过500毫升(或白酒不超过50毫升)。
5.忽视身体信号,硬扛不适
夏季心脏缺血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出现胸闷、气短、左肩酸痛、恶心等,很多人误以为是“天热没精神”而硬扛,延误治疗。尤其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休息,含服硝酸甘油(若有),15分钟未缓解需立即就医,心梗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2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