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发作时,腰部或腹部的剧烈绞痛常让人坐立难安,甚至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并非突然降临,多数时候是日常不良习惯“喂养”出来的。形成肾结石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这7个习惯,正是肾结石的“心头好”,若能尽早改掉,能有效降低患病概率,希望你一个都没中招。
一、喝水“蜻蜓点水”,尿液成“浓缩剂”
1.表现
很多人日常喝水全凭“口渴”触发,工作一忙就忘了补水,一天饮水量常常不足1000毫升,远低于1500-2000毫升的推荐量,部分人还偏爱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2.危害
水分摄入不足会让尿液变得浓稠,像“浓缩剂”一样,其中的钙、草酸、尿酸等可溶性物质浓度骤升,超出溶解限度后就会析出结晶,这些结晶附着在肾脏内,慢慢就会形成结石。
四、顿顿“高嘌呤”,尿酸“堆”成石
1.表现
聚餐必点动物内脏、海鲜拼盘,每天喝浓肉汤、火锅汤,夏天还总抱着啤酒配烧烤,认为“这样吃才过瘾”,完全不控制摄入量。
2.危害
嘌呤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会导致血尿酸超标,多余的尿酸会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沉积在肾脏内,会逐渐聚集成尿酸结石,还可能诱发痛风,双重损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