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被骗了!糯玉米GI值超100,一根顶两碗饭的粗粮陷阱。
“减肥就吃玉米”这句话,坑了起码半个办公室的人。
上周行政小姐姐中午啃完一根糯玉米,顺手把米饭省了,结果两点钟血糖仪一响,7.8,直接飙红。
她一脸懵:粗粮不是不升糖吗?
粗粮也分“狼人杀”身份牌。
糯玉米就是那张隐藏狼,GI 106,比葡萄糖还凶;甜玉米才是平民,GI55,温和得像个吃瓜群众。
一根250g的糯玉米≈400kcal,两碗米饭的热量,披着“健康”外套🧥的卡路里炸弹,啃完再去跑步,得配速6才能消耗掉,累到怀疑人生。
更坑的是便利店“养生玉米棒”。
早上蒸好保温到下午,淀粉回生变成抗性淀粉,听着高级,可量太少,抵不过那一口咬下去的软糯甜,血糖该飙还是飙。
外加黄油刷一层,盐糖再一撒,热量直接原地起飞,健康标签碎成渣。
想靠玉米控体重,第一步是认颜色:
黄玉米——护眼小黄人,叶黄素+玉米黄质,加班党对着电脑一天八小时,吃它等于给视网膜戴了副墨镜🕶️。
紫玉米——花青素小炸弹,抗氧化能力吊打蓝莓,价格却只要三分之一,贫民窟女孩也能吃得起。
白玉米——抗性淀粉最多,放凉后吃,肠道益生菌吃得比你还开心,顺便会给你产点丁酸,炎症因子乖乖闭嘴。
第二步,保住胚芽。
啃玉米啃到光秃秃,却把屁股那一截扔了?
胚芽就在底部,维生素E、植物甾醇全窝在那儿,扔它等于把营养小金库扔进垃圾桶🗑️。
啃不干净,直接上刀,把残余刮下来丢酸奶里,口感像燕麦,却自带玉米香,白捡的“护肤油”不吃白不吃。
第三步,算好“主食额度”。
一顿想啃糯玉米?
可以,先把米饭、面条、馒头全部暂停,留给它的碳水上限只有50g。
别一边啃玉米一边喝奶茶,血糖过山车,胰岛素会罢工。
更别学健身博主“一天三顿玉米餐”,吃一周,脸色蜡黄,姨妈出走,头发一抓一把,真·吃土既视感。
懒人搭配直接抄作业:
1.甜玉米+即食鸡胸肉+小番茄,十分钟饭盒,热量400kcal,饱腹感撑到下班。
2.紫玉米+无糖酸奶+亚麻籽粉,冷藏一夜,伪甜品口感,花青素加益生菌,双杀自由基。
3.白玉米+牛油果+水煮蛋,做成沙拉,抗性淀粉+单不饱和脂肪酸,吃完不犯困,开会都能多怼两句。
最后提醒一句:爆米花不算玉米,算零食。
电影院🎦那种,一桶下去800kcal起步,还要配可乐,妥妥的长胖CP。
真想解馋,选无油空气爆米花,自己撒点辣椒粉,香过黄油十条街。
玉米没错,错的是不会选、不会吃。
下回再听到“减肥就吃玉米”,直接把这篇文章甩过去,少踩一个坑,裤子就能少松一个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