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行业治理的精准度与执行力直接关系到产业链的稳定与活力。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聚焦“60天账期承诺”落地痛点,结合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构建全流程规范指引。东风、上汽、奇瑞、赛力斯、理想、长安、广汽、比亚迪等17家车企迅速表态将积极落实。
这份规范倡议不仅规范了车企落实账期承诺的具体标准,还释放了加强行业自律的强烈信号。它承接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政策精神,同时满足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现实需求,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行业准则,打通了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回顾金融行业的治理实践,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10年起便以建标准、治乱象、护民生为主线,通过靶向治理解决金融消费纠纷和非法代理维权等问题,为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筑牢了制度屏障。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行业协会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市场的纽带,熟悉行业运行的细节,既是产业秩序的维护者,也是企业发展的服务者,更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其作用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中汽协为车企划定账期落实的硬标尺,看似是在围绕账款支付进行具体监督,实则体现了产业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这证明了行业自律不仅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落地见效的治理手段。这也启示各行业应以担当精神凝聚共识,破解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近期,光伏、水泥、钢铁、『半导体』等行业协会纷纷发声,呼吁抵制低价竞争、维护市场秩序,进一步透露出行业自律逐渐向好的信号。未来,在有关部门的指引下,行业协会将在维护供应链稳定、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守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