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化骨水”是啥 散步踩中化学品致死!一个老化的塑料瓶,一片拆迁区域的空地,一次普通的散步,让杭州52岁的涂女士不幸接触到了致命的氢氟酸,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2025年9月9日,杭州余杭区闲林街道,52岁的涂女士像往常一样外出散步。她走到家附近闲林中路的一块空地时,意外踩中了一个老化的塑料瓶。瓶身破裂,里面装着的透明液体瞬间溅满了她的双脚。这液体不是普通的水,而是具有极强腐蚀性的氢氟酸,俗称“化骨水”。
涂女士当场感到不适,无法行走。被紧急送医后,由于伤势过重,连续两家医院因不具备收治条件而拒绝接收。最终,她被送往浙大附属二院救治,被确诊为氢氟酸中毒。尽管医生全力抢救,涂女士仍在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从接触到不幸离世,只有短短五天时间。家属回忆,当天下午3点患者就开始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送入ICU后当晚心肺功能衰竭,最终离世。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一种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虽然它的酸性比盐酸、硫酸等常见强酸要弱,但腐蚀性却极强。它能够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甚至可侵蚀人体骨骼,因此被称为可怕的“化骨水”。氢氟酸的危害不仅在于其腐蚀性,更在于其毒性。氟离子会穿透皮肤深入深层组织,与钙、镁离子结合,导致低钙血症,引发心律不齐甚至心脏骤停。巴掌大小的接触面积就可能致命。即使少量接触,也可能导致严重伤害和长期治疗。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许多网友对氢氟酸的威力感到震惊。一位网友写道:“氢氟酸,哪怕只有一滴,也会逐渐渗透皮肤,然后溶解骨头,一直到整个患处完全腐蚀”。另一位自称化学专业背景的网友表示:“每次碰氢氟酸我们化学人都是全副武装的,在通风橱里小心翼翼操作的”。还有网友提到:“传说中的化骨水,可以透过皮肤腐蚀骨头,就算及时用六氟灵冲洗,也需要终生补充钙剂,听说后期生不如死”。这些评论既表达了专业领域的常识,也反映了公众对这类危险化学品流落民间的担忧。
根据警方通报,事发现场是一个拆迁区域,涉案氢氟酸是此前居民废弃多年的物品。事发后,警方封锁现场,并在现场发现了另外两瓶未开封的氢氟酸。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也介入,对涉案氢氟酸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家属表示,当地政府的态度很负责,表示会为此事“兜底”。但这并不能完全平息公众对于危险化学品监管的担忧。许多人质疑:如此危险的化学品为何会被随意丢弃在公共场所?我们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理环节是否存在监管漏洞?
对于氢氟酸这种危险化学品,预防远比救治重要。专家指出,氢氟酸属高危化学品,必须由专业人员在严格防护下操作,穿戴防护服、护目镜🥽、防酸手套🧤等,并存放于专门的防腐容器中,严禁随意混放或弃置。如不慎接触氢氟酸,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冲洗后可根据情况用2%-5%的氢氧化镁或肥皂水处理创面,但仍需用大量清水冲洗。无水源时,应用干毛巾或纱布拭去污染物后立即送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就医不是首选普通三甲医院,而是应尽快前往当地的职业病防治医院,因为普通医院可能缺乏氢氟酸救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