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社 老话“社在秋分前,寡妇也发愁” 雨天影响收成!农历七月二十二,公历9月13日,这一天在民间被称为“财神节”。在山东一些地方,人们会拜财神、放鞭炮、吃饺子,祈求财运亨通。江南地区则庆祝“蚕花娘娘”的生日,养蚕人家会祭祀,希望蚕丝丰收。
然而,有句老话称这天如果下雨,寡妇就会发愁。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农业知识。财神节当天,山东人会包元宝形状的饺子,放鞭炮,邀请朋友来家里热闹一番。江南的养蚕人家也会认真祭祀,期望蚕丝能卖个好价钱。
但若这天降雨,则可能预示着不好的收成。古人认为,“雨打财神节,粮食贵如金”,意味着这天如果下雨,当年的收成可能会受到影响。农历七月二十二正值秋分前后,庄稼即将成熟,此时雨水过多会导致庄稼倒伏、发霉甚至发芽,从而影响产量。古代农业依赖天气,旱涝都会带来麻烦,因此即使在财神节,人们也希望能有个晴天,确保庄稼顺利成熟。
另一句老话“七月廿二雨不歇,阴阴雨雨四十五”表示这天如果下雨,接下来可能持续阴雨,对庄稼更加不利。相反,“七月二十二晴,遍地是黄金”则说明这天晴朗,预示着当年会有好收成。晴天意味着后续天气以晴朗为主,有利于庄稼生长和收割晾晒。
“七月二十二雨淋头,寡妇要发愁”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中,庄稼歉收对家庭尤其是寡妇的影响。庄稼收成不好,日子就难过,特别是对于没有顶梁柱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些老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生产深刻的理解和生存智慧。
今天的农历七月二十二,哈尔滨是个阴天,其他地方的天气如何呢?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这些老话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观察,也提醒我们天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