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收梦想,不收租金”!“零租金”的风吹到多个大城市 城市间的“零租金”竞赛!“梦想”能抵扣房租的时代到来了。今年以来,随着深圳提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口号,国内多个城市的国资企业相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抛出“免租金入驻”的橄榄枝,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零租金”风暴。
深圳、杭州、苏州、广州、上海等地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政策,除了免去办公空间的前期租金,还提供融资助力、解决员工居住问题等优厚条件。今年3月,深圳市国资委宣布统筹调配10万平方米市属国企产业园区资源,符合条件的小微科创企业可以“零租金”入驻。科技企业最低可享受2年以内的免租优惠,后续还将推出更多“零成本”产业空间。
看到深圳的率先发力,杭州和苏州也紧随其后。杭州钱塘智慧城宣布其2万平方米的『机器人』️产业园办公空间对入驻企业免三年租金,单个企业最高可享1000平方米空间。苏州高铁新城则发布了由当地国资主导的“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调配了10万平方米空间,对多个领域的创业团队实施两年零租金支持。
7月和8月,广州和上海也相继发布“零租金”项目。广州市黄埔区遴选了13个“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共计15万平方米,符合条件的企业签约3年以上可享受前两年免租,签约6年以上可享受前3年免租。上海临港新片区面向青年创业者推出了“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不仅创业空间零租金,居住空间也可以零租金。
写字楼和产业园区市场不断出现“零租金”,与当前各城市的空置率上行压力有一定关系,但更为关键的是核心城市之间对优质产业和创业项目的激烈争夺。一家大型国资企业写字楼项目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需要深度参与城市产业升级发展,成为办公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链接多维度资源,搭建生态平台。
无论是深圳、广州、上海,还是苏州、杭州,这些城市开出的“零租金”条件看似丰厚,实际上都暗含价码。例如,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表示,零租金入园条件包括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新招引项目和支持小微科创企业发展。苏州高铁新城则明确需要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材料、数字金融等领域的企业。上海临港集团聚焦硬核科技、数据加工、跨境直播等8类创新业态。
这些城市希望通过“零租金”吸引前沿科技型企业,但行业重合度高,意味着核心城市的招商引资面临巨大竞争压力。除了零租金,苏州高铁新城还提供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融资额度。在上海临港,入驻企业还有望获得创业担保贷款、无偿资助、“流量券”、“算力券”等多种配套资源。
有国资基金管理人士认为,零租金并不是真正的免房租,而是一种地方政府或国资的风险投资模式。在企业的初创阶段,提供免租等扶持手段,背后可能有其他协议,如未来的税收要求或以租金入股获得长远收益。此外,地方政府或许还想通过“零租金”来构建城市产业新生态,让优质产业链集聚,这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