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雷军预判了苹果的所有预判 小米17全面对标iPhone!小米决定跳过“16”,直接升级到小米17。9月15日,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17系列将在产品力上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该系列包括小米17、小米17 Pro以及小米17 Pro Max三款产品,分别对应iPhone 17、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
就在iPhone 17抢购热潮的三天后,雷军发布了这一消息。发布会前,许多人对iPhone 17并不看好,甚至有负面评价。然而,当预售开启时,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苹果官网及各大电商平台均出现加载缓慢的情况,“iPhone 17抢不到”迅速成为微博热搜话题。开售一分钟后,所有机型全部售罄,天猫旗舰店两分钟后也宣告无货。原本承诺的9月19日发货日期很快被推迟至10月。
线上数据洪流的同时,线下也出现了人潮。北京西单大悦城的苹果店即便当晚不能拿到真机,依然挤满了顾客。黄牛表示,今年的iPhone 17配置提升显著,市场需求旺盛,很多人去年未换手机,今年的需求更加强烈。不少海外留学生也开启了“反向海淘”,寻求购买其他地区版本的iPhone 17。
预售当晚,苹果股价大涨近1.8%,总市值达到3.47万亿美元💵。热度传导至A股,“苹果概念股”持续活跃,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等核心供应商接连涨停。浦银国际认为,苹果的iPhone再次进入较强的产品周期,未来几年将推动新的创新周期。
小米总裁卢伟冰评价iPhone 17为“牙膏挤爆了”。标准版终于升级到了120Hz ProMotion高刷新率屏幕,基础容量从128GB提升到256GB,相当于在维持5999元起售价的同时,变相降价了1000元。此外,Air产品线的存在促使国内三大运营商考虑引入eSIM技术。
小米的激进策略似乎总是与苹果的高光时刻相伴。2022年,小米首次明确表态要对标苹果,当时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暴增。然而,苹果随后出现口碑分化,入门型号销量下滑,高端型号供不应求。2024年,苹果中国市场份额锐减至15%,排名滑落至第三。为了应对市场压力,苹果罕见地进行官方降价促销。
此时的小米已将战略重心转向汽车业务。雷军亲自带队,并表示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他在不同场合强调小米澎湃OS要全面支持苹果设备,小米汽车座舱也要深度兼容Apple CarPlay,以吸引苹果用户融入小米生态。
2025年,苹果用iPhone 17强势回归,小米几乎在同一时间重新举起了“正面迎战”的大旗。华为凭借18.1%的市场份额重夺中国市场出货量第一,而苹果则滑落至第五。苹果面临来自供应链的压力,尤其是印度工厂的低良品率导致成本增加。苹果亟需通过iPhone 17的成功来赢得喘息时间,而小米则顺势做出了一系列后续动作。雷军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成功将潜在的负面舆情转化为正面品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