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11时48分,香港警方在香港鲗鱼涌成功拆除了一枚二战时期遗留的炸弹。现场安全后,被疏散的居民开始有序返回家中,所有封闭道路已经重新开放。
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李展超在当天下午的记者会上表示,处理这枚约重1000磅、含有500磅TNT炸药的炸弹时,工作人员首先用切割工具切开炸弹,接触内部炸药。由于晚上天气恶劣,下雨影响视野和环境湿滑,整个过程耗时约4小时,比预期时间长。
打开洞口后,工作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以点火方式烧毁炸药。上午11点左右,500磅炸药被完全销毁。从拆弹到销毁完毕,共历时9小时。炸药燃烧过程中展现了其猛烈威力,证明炸弹不能移动到其他地方处理,必须在现场销毁,并撤离附近居民。
爆炸品处理课炸弹处理主任张立德补充说,除了恶劣天气增加了操作难度,炸弹周围密集的民居也增加了风险。为防止意外爆炸对周围建筑和居民造成伤害,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前期保护工作,如堆叠沙包和制作水沙包。此外,本次切割炸弹的时间较长,是因为采用了更精准的方法,将意外爆炸的概率降到最低。
香港警方提醒,如果发现可疑物品应尽快报警并交由专业人士处理。此前,该地区也曾出现过多枚炸弹的情况。9月19日中午,香港鲗鱼涌滨海街16-22号地块发现一枚长约1.5米的大型空投炸弹,性能良好且具有极高危险性。当晚警方疏散了18栋商业及住宅大厦的住户,涉及约1900户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