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在9月结束了全国一巡演唱会,以“礐嶨”(què xué)为名,象征山石。25岁的他在这场演唱会中完成了一次回归。从5岁学艺、13岁出道,到成为戛纳主竞赛获奖影片的男主角🎭️,从默默观察的“少年李必”到有自我主张的青年演员,『易烊千玺』始终在安静“攀登”,攀过偶像工业,攀向更自由也更沉甸甸的创作世界。
演唱会上最触动他的时刻是全场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这首歌在北京场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演唱,当话筒伸向观众席,听到万人和声时,积蓄的复杂情绪终于有了出口。这首歌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平时听歌时偶尔会避开,因为它总能触发一些难以抑制的情绪。
『易烊千玺』在公开场合较少流露情感,过去几年里,由于电影宣发,他经常与同剧组演员一起接受群访,表情严肃,回答问题时话不多。但最近一两年,人们能感受到他在缓慢打开自我。
采访在他的公司进行,持续近两个小时。他穿着宽大的灰色运动衣,脸颊消瘦,没刮胡子,气质温和,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他希望整个演唱会是一个接近舞台剧的作品,因此需要一个背景故事。他找到作家班宇,后者的小说《冬泳》吸引了他。最终,演唱会以“春夏秋冬”四幕呈现。
尽管不像真正的舞台剧那样有鲜明的故事线,但『易烊千玺』在整个过程中依然没有打破第四面墙,直到安可后才对现场歌迷说话。他分享了最近的状态和对这场演出的感受,坦言聊天时歌迷更激动。
从13岁出道到25岁,这次演唱会是他阶段性工作总结的一部分。新换上的歌曲《再一,再二,再三》来自2019年专辑《温差感》,唱到了自我认知和成长的挣扎。这些沉淀像岩层经过地质运动,被缓慢挤压后又骤然抬升,汇聚成一次充满张力的“回归”。
演唱会名字“礐嶨”经过长时间思考,形态上这两个字很相似,读音也很有趣。团队认为该开演唱会了,而不是他自己主动提出的。『易烊千玺』聊天倾向于节省词语,有些问题会长时间思考。他曾在《长安十二时辰》中饰演李必,这部剧让他确定了表演志向。现阶段,他将表演排在音乐之前。
在《长安十二时辰》剧组,他感受到煎熬,因为周围都是资深演员,自己的戏份又重。这种挫败感让他触摸到了李必这位年轻谋士的核心——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背负重量的孤独。后来,他在《酱园弄》中客串瞎子,希望不提自己的名字,但未能实现。
今年夏天,他主演的《狂野时代》获得戛纳电影节特别奖。他在其中一人分饰五角。他回忆起在《长津湖》这样的大制作中感受到混乱,而在《狂野时代》中,导演毕赣给了他一些抽象的指导。他对抓住角色有信心,剧组现场的混乱反而帮助他摸索角色。
『易烊千玺』两岁时随父母来到北京,在京郊度过童年。他对山野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高中的某个假期,他与朋友去爬雾灵山,迷路后被一位老人留宿。这段经历让他对山野记忆深刻。他对泥塑和陶瓷也有浓厚兴趣,最早是看了一个外国演员的采访后开始学习。他现在在家里装了一个电窑,完全掌控陶瓷制作的所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