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未来活到一百岁将不再是梦想。然而,医学的进步至今难以改变女性♀️的自然生育能力。卵巢是女性♀️体内为数不多需要“提前退休”的器官。很多女性♀️认为只要还有月经就能生育,这种想法其实是过于天真的。
近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唐荣欣新出版的科普医学书籍《种下一粒光》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女性♀️生殖话题的关注。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女性♀️结婚很晚,再想生育就更迟了。唐荣欣表示,生育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或某些疾病因素逐渐减退,直到完全消失。医生也会感到无力,只能看着一些人落寞离场。
在唐荣欣接诊的病人中,近年来高龄女性♀️越来越多。很多女性♀️结婚很晚,也有人40多岁才来做辅助生殖。每每看到三十八九岁的高龄不孕患者依旧执着于寻找不孕原因,唐医生都打心里着急,因为这或许是她们接近尾声的生育机会。错过这段时间到了44-45岁助孕的成功率就会极低。大多数现代女性♀️虽然看起来年轻,但从生殖医学的角度来看,已经属于“高龄”。35岁助孕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但42岁以后就相对比较难了,45岁以后再要生育堪比奇迹。
取卵术是唐荣欣医生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她会用一根细长的取卵针穿过患者的阴道壁,到达位于卵巢中的目标卵泡,在一定的负压下抽吸卵泡。将卵泡取出后与精子结合,再由胚胎师进行胚胎培育,最终选取优质胚胎进行冷冻保存或鲜胚植入。这一过程仅仅是辅助生殖中的一个环节,实际上即便是一气呵成,从促排卵、取卵到胚胎培育,也至少要耗费半个月时间。高龄女性♀️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每次完成这样的操作,唐荣欣总是不敢怠慢。此时,在B超图像中,她看到的是胚胎宝宝带着一个闪亮的小气泡,就像黑夜划过天际的流星一样跃出移植内管,奔向子宫,一粒希望的种子从此种下。
除了卵子老化之外,女性♀️年龄增长不仅会让自然受孕更难,通过辅助生殖受孕时也面临重重挑战,例如胚胎着床困难,胚胎移植成功率下降;而年龄增加使胚胎异常的几率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可能她们最终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达到怀孕的目的。很多女性♀️认为,只要身体还健康,还有月经,排卵正常,就依然可以生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会急剧老化,即便正常排卵也无法保证卵子的质量。当她遇见一些还有机会通过辅助生殖怀孕的患者时,都会尽力劝她们别再等了,因为过了35岁卵巢储备将急剧下降;而一旦过了40岁,就算没啥大毛病,想要怀孕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寻求辅助生殖的患者中,有很多是中年夫妻,一些是失独或再婚家庭想要孩子,还有一些是年轻时享受“丁克”的潇洒生活,后来经不住家里老人一再催促,加之自己年龄逐渐增加,突然有一天想法改变了。但婚姻可以重来,生育却无法重来。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要丁克,中年开始后悔了,想要已经晚了。曾有一对夫妻令唐荣欣印象深刻。这对夫妻找到唐荣欣的时候,妻子四十多岁,此前他们已经做了八九次移植,妻子体重太大,而且有高血压,打麻药做手术都很危险,能拿到的卵子通常很少,胚胎也很差。但妻子依然很坚持,期间有怀孕,中期妊娠流产,最终也没有实现抱婴回家的梦想。
不过,在这些中年求子的人群中,有一类人群非常特殊,且比例也越来越大,就是40岁上下的单身女性♀️。她们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这类人是唐荣欣爱莫能助的,只能默默看着她们错过“花季”,落寞离场。42岁的小青是一名外企职员,在职场长期打拼后,现在南京拥有自己的房子,条件优越,但至今单身。最近,她开始打听如何去国外做供精试管🧪婴儿。很多生殖科医生都表示理解。从技术上分析,尽管冷冻卵子的解冻率要比冷冻胚胎低一些,但基本也能达到80%至90%的解冻率。我们现在会做一些针对癌症患者以及其他有医学指征的特殊患者的生育力保存,但普通女性♀️出于个人意愿想要冻卵,这方面还没有放开。
如今在各大生殖医学中心,一些女性♀️年纪轻轻,卵巢功能就很差,还有些女性♀️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突然就迎来了转机。在生殖科医生看来,导致怀孕成功与否的一些因素有时医生也很难控制,例如情绪。过度的焦虑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造成身体的反应。唐荣欣分享了自己接诊的一个上海女孩,卵泡功能很差,辗转各个医院移植胚胎都失败了。就当她决定彻底“躺平”的时候,命运眷顾了她,最后一枚胚胎移植成功。而这样的病例并不是个案。
近年来,为提高生育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并推动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唐荣欣强调,辅助生殖领域非常特殊,但技术也只是一种手段。有些患者非常焦虑,每天都在查资料盯着自己指标,还会忧心忡忡地询问,反复琢磨,这样反而徒增焦虑,还不如放宽心,顺其自然。疫情的时候有些女性♀️的压力减轻了,自然怀孕成功的也多了,这说明减轻压力,愉悦的心情对于女性♀️生育非常重要。
唐荣欣既是妈妈,也是职场女性♀️,深知抚养孩子的艰辛,也能感受到拥有孩子的快乐。但她仍然认为,生育不至于摧毁女人,不生育也不至于抱憾一生。生物时钟对女性♀️的不公平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对自身生育能力的了解,能够让女性♀️在做出是否生育、何时生育的选择时更有余地。她提醒还在生育期限内的女性♀️:“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清楚自己的生育能力,并给自己一个‘最后期限’,要理性治疗,也要及时收手。不生孩子也不能说就是人生无法弥补的遗憾。没孩子也有没孩子的活法,快快乐乐地和爱人一起走下去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