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近日发布了一份招标公告,计划租赁采购7000台无人车,包括小型车718台、中型车4524台和大型车1758台,这一单次采购规模创下行业新纪录。与此同时,无人驾驶物流领域融资活动频繁,例如主线科技宣布获得数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北京顺义高精尖产业基金、国投创益等多家机构。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为年内物流无人车领域最大单笔融资。
中国快递行业正在掀起一场无人车采购热潮,同时资本市场密集加持无人车物流赛道。招商证券测算显示,无人配送车的市场空间最高可达7280亿元。这场由政策、技术与市场推动的物流革命正让无人物流车从“技术试验”加快迈向“规模商用”。
数据显示,极兔快递、顺丰控股、中通快递、中国邮政、圆通、韵达股份及申通等行业巨头均已大规模投入使用无人配送车辆。目前快递物流行业无人车保有量已突破7000台,行业智能化转型进入加速期。极兔快递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公布,截至6月底全网已投入无人车600辆。顺丰控股同期财报显示,其在无人运输领域累计投入运营的无人车达到1800台。中通快递透露,公司无人车保有量达到2000台以上,其中大部分来自九识和新石器。圆通全网已有超过170家加盟商使用了超500辆无人车,主要来自九识和新石器。韵达股份上半年投入超过500辆无人车,应用于末端配送场景扩展至医疗物资和生鲜冷链等高附加值领域。申通也表示将在年底投入2000台无人车,主要来自九识、新石器和菜鸟。
最新加入采购大军的是中国邮政。据其官网9月初发布的招标公告,中国邮政启动2025年无人车租赁采购项目,计划采购总量达7000台,采购内容包括小型无人车(3 - 4m³)718台、中型无人车(5 - 7m³)4524台、大型无人车(8 - 12m³)1758台。招标信息特别要求,在陕西、新疆等13个存在严寒地区的省份,所采购的无人车需配置电池加热功能、提供雪地胎/防滑链更换和存放服务等,保障在低于-20℃条件下正常使用。
无人车物流领域近期融资消息不断,不少企业获得大额融资并加速商业化落地。白犀牛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老股东顺丰、线性资本继续跟进,以骏资本、三六零基金、华泰紫金等作为新股东加入。今年2月,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4月,九识智能则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深创投等。5月,卡尔动力完成A+轮融资近3亿元。9月初,无人驾驶卡车企业主线科技宣布获得数亿元战略融资。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资本的涌入是政策、技术和市场共振的结果。国家邮政局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在行业规模化应用。成本下降与性能提升是关键驱动因素。无人车硬件成本已从早期的百万元级大幅降至部分车型裸车价格2万元左右。一辆新石器无人城配车能够把传统运输成本从0.15元/票降低到0.06元/票。九识无人城配车平均每月的使用成本大致在2000-3000元。据业内人士估算,以日均8000件配送量的网点为例,使用无人车后件均成本降幅达70%。单车日均运件量可达千单,配送时效提升20%至30%。
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无人车物流要实现大规模商用仍面临不小的挑战。多位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无人配送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存在定位精度不高、避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人车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也有待提高。无人配送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未完善和统一。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为争夺订单不惜压低车价甚至亏本售车,大多处于战略性亏损阶段。如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盈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据招商证券测算,以全国快递物流网点数量为基础,无人配送车的市场空间约为4680亿元;以全国小区数量为基础,其市场空间在5460亿元到7280亿元之间。无人车正从物流配送的辅助工具,逐步成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随着各地路权开放和政策红利释放,2025年或成为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