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在德甲首秀中遭遇意外失利,这位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先以2比3不敌世界排名第302位的西班牙选手鲁伊斯,接着又以1比3输给德国名将杜达。这场失利让现场2500名观众感到惊讶,毕竟一个月前,樊振东还在中国乒超联赛中豪取13连胜。
萨尔布吕肯俱乐部队友达科·约奇克表示,樊振东需要调整打法,因为这里的球台、用球和球员都与中国不同。对手鲁伊兹也认为他需要时间适应。德甲使用的Tibhar球台与国内差异较大,欧洲选手的搏杀式打法也让樊振东措手不及。
国际奥委会官方账号在此时发布了一条动态,精选樊振东职业生涯中的高球扣杀镜头,并向球迷提问:“说到樊振东的高球扣杀,你脑子里蹦出来的是哪一幕?”这条内容瞬间点燃了全球球迷的热情。有人回忆起他在巴黎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精彩扣杀,还有人提到了他在2013年德国公开赛上的表现,以及2023年新乡站的一次绝杀。
尽管在2025年6月的乒超联赛中表现出色,但樊振东在德甲遇到了新的挑战。德国联赛的球台、灯光和用球规格与国内有显著差异,欧洲选手的搏杀心态也让樊振东陷入苦战。首轮对阵鲁伊斯时,对方采用积极搏杀战术,彻底打乱了他的节奏。数据显示,他的接发球质量和相持主动性均未达到最佳状态。
为快速适应德甲,樊振东开始了高强度训练。每天进行长达10小时的专项训练,包括使用搭载中国航天陀螺仪技术的AI发球机系统,该设备可模拟多种旋转模式,精准复现主要对手的发球特点。训练数据表明,他的接发球成功率已从初期的58%提升至82%。他还通过3D动作捕捉实验室分析击球轨迹,结合肌电监测护具优化发力效率。
尽管首秀失利,樊振东的人气依然高涨。德甲首战门票迅速售罄,原价25欧元💶的门票被黄牛炒至180欧元💶。现场观众中有八成是中国球迷,有人专程从国内飞赴德国支持他。一位球迷在奥委会动态下留言:“他一年的高光镜头,够别人攒一辈子。”德国媒体称其为“票房磁铁”,萨尔布吕肯俱乐部高层表示,樊振东让世界认识了萨尔州。
樊振东的成长轨迹反映了乒乓球技术的演进。早期他以“暴力美学”著称,如今则转型为“控制流大师”。他对空间感知的掌控令人惊叹,在对阵徐海东的比赛中,他曾闭眼完成一记“正手爆冲”,这种肌肉记忆源于长期坚持的“盲打训练”。
樊振东的职业生涯并非只有高光时刻。东京奥运会失利后,他在训练服内侧写下“再练100天”,每天加练步法,直至巴黎周期将移动速度提升0.3秒;巴黎奥运决赛前夜,他对着墙壁练习2000次反手拧拉。这种精神或许才是他赢得尊重的原因:一个运动员的伟大不仅在于赢得冠军,更在于如何面对挫折与挑战。
德甲第三轮即将开战,樊振东已准备好用球拍回应所有质疑,正如他常说:“并非只有拿到冠军才算成功,过程中还有很多战胜自己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