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确诊人数增多 流行期提前需警惕。刚开学不久,一种专门针对低龄儿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提前来袭。近期,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病房里,该病毒的阳性率居首位,肺炎患儿中年龄最小的仅1个多月。
上周,一名出生一个多月的小宝开始咳嗽,喝奶时憋气明显、呼吸急促。家长带她就医后,检查结果显示小宝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呈阳性,并且已经发展为肺炎。家长们往往误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感冒,但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已高达40%,位居第一。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孩子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出现中重度症状的经历,有的孩子甚至因此住进ICU,家长还签署了“病危通知书”。
专家指出,本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从立秋之后病例开始增多,开学近两周有持续小幅上升态势,往年流行期一般从10月中旬开始,今年流行期明显提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表示,如果9月就出现RSV明显的活动,预计今年RSV的流行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RNA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病人感染后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医师介绍,合胞病毒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合胞病毒具有可反复感染、传染性强的特点,其传播力约为流感的2.5倍。
最新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中,合胞病毒已经超过流感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高居首位。除了呼吸系统疾病,合胞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其他系统病变,例如心肌损伤、右心功能不全、致死性间质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癫痫等。
当前正值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很多孩子感染合胞病毒后又感染了其他病毒,合胞病毒和流感很容易混合感染,这会导致病情加重。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合胞病毒全年均可发生,但通常在冬季达到高峰。该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全人群易感,高危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准确检测合胞病毒感染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三种。
对已感染合胞病毒的患者,目前还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由于大部分感染病例以病毒感染为主,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不建议家长盲目过早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遵医嘱。
从门诊病例来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孩子大多为轻症,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1到2周内可痊愈。不过,6月龄以内早产儿、免疫力较弱的少部分患儿感染后容易出现中重度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脑炎甚至死亡。孩子一旦出现食欲差、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口周颜色发紫、高烧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因此,提前预防、降低感染和发病风险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