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碾压妻子致死案重新开庭 四年争议再审。2025年3月6日清晨,29岁的干某在武汉某小区地下车库被丈夫张某驾车碾轧拖拽8.5米后死亡。这起案件因罪名认定问题引发长达四年的争议。
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张某提起公诉,但死者家属坚持认为这不是真相全貌。9月26日上午8时30分,此案将在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再次开庭,这是该案多年来的第四次审理。
案发当天早晨7时许,张某与干某因琐事争吵后,干某先行离家外出。几分钟后,张某到地下停车场驾驶轿车时将干某碾轧拖拽约8.5米后停车,并随后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
警方初步调查认定张某为“过失致人死亡”,但干先生发现车辆车标破碎、保险杠有破裂痕迹,与张某所称“干某自己钻到车底下”的说法存在矛盾。北京云智科鉴咨询服务中心2023年出具的书证审查意见指出,干某的机械性窒息“缺乏车辆碾压、挤压颈部的客观条件”,甚至“不能排除被人扼颈窒息”的可能性。
四年来,案件审理过程曲折。2023年1月4日首次开庭后,因多种因素延期审理。2024年1月9日再次开庭,几天后法庭宣布休庭。关键争议点在于尸检报告。家属指出,第一次尸检有侦查人员参与,第二次尸检的鉴定人与法院聘请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存在师生、同事等利害关系。2024年6月,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进行第三次鉴定,但结果与前两次基本一致。
多家鉴定机构包括四川华大科技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等,均因材料不足无法完成事故痕迹鉴定。缺乏车辆痕迹鉴定报告成为案件定性的一大障碍。
四年间,干先生坚持为女儿寻求真相,却屡次面临鉴定困境和庭审延期。案件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痛苦,干先生的妻子因女儿之事长期失眠,最终在今年4月中风住院。干家律师曾指出,侦查人员表示案发后做了完整的现场勘验工作,包括车辆痕迹鉴定等,但这些关键证据并未出现在卷宗中。
干先生家中仍保留着女儿的房间,书桌上摆放着干某年轻时的照片。9月26日的开庭将成为这起悬而未决案件的新转折点。对于干先生来说,无论结果如何,为女儿寻求真相的道路都将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