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污水厂被接管是关门打狗还是违约 营商环境信誉受损!重庆老板唐显策响应茅台镇招商号召,投入8亿建成白酒废水处理厂。工厂刚有收益就被当地部门强制接管。尽管法院判定“解除合同通知书”无效,但三年过去,工厂仍未归还,唐显策血本无归。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痛斥“关门打狗”,也有人呼吁看完整细节。从法律和营商环境角度看,这一事件暴露的“违约侵权”问题对地方招商信誉打击极大。
唐显策是重庆泰克环保的老板。当初茅台镇政府招商引资时,他看到政策支持,认为废水处理是刚需项目,便把全部身家投了进去,前后共投入8亿。从项目调研、找供应商到盯施工、控质量,几乎倾尽全力。好不容易工厂建成并开始运营有收益,麻烦却随之而来。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的人直接上门,拿着“解除合同通知书”强行接管工厂,将工人全部赶走。
唐显策当时又气又懵,质问对方:“我8亿真金白银盖的厂,说占就占?”他试图理论,但无人理睬。无奈之下,他只能诉诸法律。法院最终判决那份“解除合同通知书”无效,意味着政府部门的接管行为不合法。然而,胜诉并未解决问题,三年多过去了,唐显策仍无法进入自己的工厂大门,不仅预期的一年上亿收益化为泡影,连本金都打了水漂。他感叹:“这就是开门招商、关门打狗!我信了营商环境,最后把家底都赔光了!”
从法律角度来看,至少有两个关键点明显站不住脚。首先,招商合作本质上是“合同关系”,政府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并强占工厂,这违反了《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和“契约自由”原则,属于单方违约。其次,法院已经判定“解除合同通知书”无效,这意味着政府继续占有工厂的行为构成侵权。根据《民法典》第235条,唐显策作为工厂的投资人有权要求返还工厂。
此外,企业的合法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即使双方有合同纠纷,政府也不能通过强行驱赶员工的方式中断企业运营。《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中小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唐显策的工厂当时已在正常运营,直接驱赶员工、中断经营不仅是对企业收益的损失,更是对合法经营权的粗暴践踏。
此事曝光后,网友们纷纷发表意见。有人愤怒地指责地方政府的行为,认为这种做法会寒了投资者的心。也有网友持理性态度,认为应全面了解合同内容,看看是否有未披露的隐情。还有人质疑法院判决为何未能强制执行,导致工厂至今未归还。
无论如何,这件事对地方招商信誉的打击已经很大。招商引资本来是互利共赢的事,企业带资金和项目过来,地方出政策和支持,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如果企业来了、钱投了、项目成了,却因为单方面违约被坑,其他企业家再看到这个地方的招商信息时,肯定会心存疑虑。营商环境拼的不是口头承诺,而是契约精神和法律保障。只有确保投资安心、收益有保障,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