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岙发现失联者,已无生命体征 多日搜寻终有结果。9月17日,椒江一名45岁的家教老师在独自穿行临海桃渚白岩山“爱心”环线时失联,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担忧。经过多天搜寻,始终没有找到他的下落。
9月23日清晨,蓝天救援队再次集结,与临海民防志愿者救援队等队伍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搜寻工作,按照新的搜索计划展开行动。温州和丽水的蓝天救援队也前来增援。临近中午,临海民防志愿者救援队的一名飞手利用无人机,在童燎水库附近一处山岙发现了疑似失联者的踪迹。
陈海林副队长表示,当第一块电池快耗尽时,他们发现了可疑物体。通过无人机视角拉近,发现山岙处躺着一个人。其他救援队在另一个方向寻找,而他们根据经验选取了这个地点。考虑到失联者不一定在手机失联的时间位置,他们扩大了搜索范围,并结合整体路线和地形研判,认为这个地方很可疑。
无人机有所发现后,救援人员徒步赶往该地点。椒江区蓝天救援队队长罗文华说,那个地方非常难走,草木茂盛,没有道路,他们在草木丛中穿行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从现场看,可能是对方想抄近路,进入了不熟悉的路段,不慎滑落。疑似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也很难靠人力搬运。他们尝试过使用重型无人机,但飞不下去,而且超过了无人机的承重,最终只能放弃该方案。
当晚,临海民防志愿者救援队和公安、消防等部门再次商量处置方案,初定找寻合适的地点搭建平台,利用平台吊起。他们表示,24日上午将实行新的方案。
户外登山时,安全须知非常重要。临海市杜桥镇一名登山协会成员介绍,失联男子登山的地方不属于正规景区。“爱心”环线沿路风景好,山顶有临崖的地方,但上山的路并不陡峭。据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的登山安全须知,登山时要选择正规景区,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不要擅自进山。登山前,要计划好登山路线,了解山区路况,并把时间、地点、线路告知亲朋好友。尽量轻装上山,少带不必要的杂物,以减轻负荷。登山过程中,切不可为寻求刺激,冒险选择和进入未开放或未开发的山地区域。
为确保安全,户外登山时可携带地图、指南针、手机、电筒、绳索、食品、药品、雨衣、刀具等物品。登山时穿着的衣服颜色要鲜艳,万一迷路被困,便于搜救人员发现。如果发现自己迷路被困,应保持冷静,及时寻求外界帮助,不要等到筋疲力尽、资源耗尽才求救。如果手机有信号,应马上报警或联系当地有关单位请求救援。如果能与救援队伍取得联系,需提供自身的大概位置、前进路线、可以看到的标志物、自身与标志物的相对位置、联系方式、目前的身体状况、信号约定等尽可能详尽的资料。等待救援时,要待在原地或有明显标志物的地方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去尝试别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