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和胃癌筛查的普及,“家庭式”发病现象逐渐显现,餐桌上的菜肴可能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9月26日,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党委副书记、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黄立江做客『直播间』,结合真实病例,与观众探讨胃肠癌相关话题,并强调消化道『肿瘤』早筛早治的重要性。
不久前,82岁的张奶奶因腰痛难忍前往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尽管医生建议静养,张奶奶仍四处打听治疗办法。她听信一个偏方,认为生吞活青蛙可以缓解腰痛。家人帮她找到八只小青蛙后,张奶奶在两天内全部吞下。随后,她感到肠胃不适,腹痛加剧,家人带她去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进行通便灌肠处理后,张奶奶的症状有所缓解,但很快又复发。CT检查显示她的胃窦明显增厚,伴有腹膜炎,不排除『肿瘤』可能。
情况复杂,家人将张奶奶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一步诊治。经多科室专家会诊,通过胃镜与穿刺检查排除了『肿瘤』可能,但血常规检查发现张奶奶嗜酸细胞明显升高。感染病科史海燕主治医师怀疑张奶奶因生吃青蛙而感染寄生虫。经过近半个月的住院治疗,张奶奶终于康复出院。
类似张奶奶的情况并非个例,医院近年来收治了不少类似的患者。这些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容易相信所谓的“偏方”,且与家人的沟通不足,导致病情加重才就医。吴仲文副主任医师提醒,生吞蛇胆、鱼胆或将青蛙皮贴在皮肤上等行为均无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吴仲文还提到,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寄生虫感染非常重要,否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症状,如癫痫等。
为了避免寄生虫感染,应远离生食,不轻信偏方,避免食用野生动物。厨房中使用的砧板、刀具、厨具等要生熟分开或做好清洁,以切断寄生虫传播路径。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详细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药物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