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一所小学连续十年微博“晒”菜单和账本📒 透明公示赢得信任。在广西桂林的深山里,有一所只有15名师生的龙脊镇翁江小学。这里没有豪华的食堂和专业的厨师,却坚持了十年,通过2900多条微博公示每一餐的食材、菜品和账单,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校点负责人余启贵既是老师,又是厨师和校工。他手机相册里有2800多张照片,几乎都是孩子们的食材和菜品。所有饭菜都由余启贵亲自制作。以前他每周骑摩托车或搭车去买菜,买回来后用冰箱储存。最近三年,教育部门派企业每周送两次食材到学校,这样吃到的菜更新鲜。
每天晚饭后,余启贵都会把当天餐食情况和照片发在微博上。例如,9月24日的记录显示:“应有学生13人,实到13人,老师2人共计15人,其中享受营养午餐4人,免费午餐11人。菜品:猪子排1.5公斤61.2元,玉米粒1.25公斤14.25元,黄瓜1.5公斤10.5元,佐料4元,爱心大米1.5公斤爱心面条1公斤。”每项开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这种近乎严苛的透明是为了让公益项目最大程度地公开。从2015年下学期“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在学校落地开始,余启贵就开始公示。即使有时候因为别的事情错过了发微博的时间,或是某项支出忘记发布,他也会再补充微博。他说:“发微博已经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不想因为我没有发微博而失去这个慈善项目,让孩子们吃不到优质的餐食。”
今年57岁的余启贵,1990年开始担任代课教师,2009年回到自己的村子担任校点负责人。翁江小学距离镇上30多里,距离县城40公里。他既是校点负责人,又是老师,还是厨师和校工。现在学校又多了另一位负责幼教的老师。
公示菜品仿佛是一种网上的“明厨亮灶”,网友会看到孩子们吃了什么,这让余启贵格外注意菜品的品质。所有的饭菜都是他自己做。每周六他会把菜单设计好,周一发布出来。设计菜单主要根据学生餐费的价格,每餐全校的标准都在75元之内。这倾向于买有营养的菜而不是太贵的食材。肉类基本都是鸡、鸭、牛肉、猪肉,保证每餐两菜一汤。配送菜品的公司会帮忙清洗一部分蔬菜。
既要给孩子们上课,又要做饭,余启贵通常的做法是,每天早上最后一节课布置作业让孩子们自习,自己去做饭。因为微博需要公示,即使劳动量很大,他也不愿意做一些过分简单的菜将就。他说:“这样会损害‘免费午餐’的声誉。”
余启贵解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的是全县统一的营养午餐,学前班的学生享受的是“免费午餐”。现在他们一起开餐。网友们称赞他的手艺好,看到这些评价他感到非常开心。虽然没有专门学过做饭,但他尽力把饭菜做得好吃。有时候去饭店吃饭,他会留意好吃的菜的做法,回来做给孩子们。看着孩子们一年就能长高一截,他心里由衷地幸福,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
余启贵说:“这或许是一些孩子一天最好的一顿饭。我多付出一点,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就觉得很值得。”
因为在微博公示菜品,意外搭建起了连接山内外的爱心桥梁。微博吸引了一些网友给学校寄牛奶和礼物🎁。余启贵把这些爱心捐赠按期分给孩子们,并感谢网友的信任。这个过程中也交到了不少好朋友,有的网友希望来支教,来看看学生。学生的校服和学习用品很多也来自爱心人士。
这所小学就在车站附近,当地许多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回到村里都会路过学校,他们有人会来看望余启贵。有的学生告诉他:“余老师谢谢你做的饭,我会发奋读书考上好大学。”
公示午餐是“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要求。翁江小学用最朴素的方式展现真诚和透明,这份坚持不仅温暖孩子们的胃,也照亮了他们的未来。桂林一所小学连续十年微博“晒”菜单和账本📒 透明公示赢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