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立讯精密开始狂飙 携手OpenAI探索新机遇。消费电子巨头立讯精密近期股价飙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23日,立讯精密在前一天涨停的基础上再度冲击涨停。据统计,最近一周其股价最高涨幅超过29%,市值暴涨超过1100亿元。进入九月以来,立讯精密股价涨幅接近40%。
此前工业富联股价暴涨,如今立讯精密也迎来股价狂飙。市场对果链龙头的认可背后有其逻辑。实际上,立讯精密股价暴涨与一则重磅合作有关。据报道,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将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这将是OpenAI首次尝试AI硬件,而立讯精密则成为这款设备的第一个中国合作商。
长期以来,立讯精密一直被视为“果链巨头”,今年上半年超过70%的营收来自苹果。这种深度捆绑让立讯精密从一家小代工厂成长为年营收超2500亿元的消费电子巨头。然而,严重的“苹果依赖症”也一直被诟病。为了减少对大客户的依赖,立讯精密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例如『新能源』汽车。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立讯精密的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实现营收86.58亿元,占比为6.95%。尽管『新能源』汽车板块已有一定规模,但与消费电子相比,体量仍然较小。此次与OpenAI的合作是否会成为新的增长曲线,能否缓解“苹果依赖症”仍需观察。
回顾立讯精密的发展历程,其成功离不开两次关键选择。创始人王来春曾在富士康工作十年,1999年辞职后收购香港立讯独立创业。起初,立讯精密接受富士康的帮助并被其入股,迅速发展壮大。上市后,王来春将目光转向苹果,通过收购昆山联滔和苏州美特切入苹果供应链,顺利获得iPad连接线和AirPods订单。这些选择使立讯精密从一个小厂成长为消费电子巨头。
如今,立讯精密或许将迎来第三次重要转折点。与OpenAI的合作标志着其向AI硬件领域进军。全球市场对AI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行业正由概念走向成熟。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立讯精密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值。目前,立讯精密市值已突破5000亿元,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充满期待。
然而,与OpenAI的合作仍存在不确定性。OpenAI真正布局AI硬件仅四个月,短时间内推出可落地产品难度较大。此外,即便合作成功,立讯精密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和固定资产建设。数据显示,立讯精密的研发费用不断增加,2024年的研发费用高达85.56亿元。财务压力不容忽视,立讯精密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资产负债率较高。若能在港交所顺利上市,立讯精密面临的难题或将迎刃而解。媒体人:立讯精密开始狂飙 携手OpenAI探索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