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伟达』”投资人获利丰厚 财富盛宴开启。摩尔线程还未上市,但其朋友圈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在这家公司即将上会的消息传开后,多家A股上市公司纷纷宣布自己投资了摩尔线程,导致相关概念股连续猛涨。这种造富效果令人惊叹。
摩尔线程尚未上市,二级市场就已经如此活跃,一旦成功IPO,可能会带来一场超豪华的财富盛宴。9月26日,摩尔线程上会,经过88天等待,他们已迈出上市的关键一步,开启登陆A股的倒计时。
累计投资摩尔线程上百亿元的红杉中国、深创投、纪源资本等投资者也终于迎来收获期。摩尔线程的故事始于2025年6月,张建中与伙伴组建了一支拥有『英伟达』、微软、英特尔等背景的团队,踏上创业之路。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对于一家致力于打造国产全功能GPU的初创公司来说,人才、资金、技术、产业链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严重影响发展节奏。
摩尔线程不畏艰难,很大程度上源于创始人张建中的底气。他曾是黄仁勋的重要副手,从2006年开始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和中国区总经理,带领团队建立了GPU在中国的完整生态系统,并将大中国区打造成『英伟达』在全球最重要的GPU市场。
成立不到一年半,摩尔线程宣布首颗全功能GPU研制成功。2022年3月,他们发布了全新MUSA统一系统架构及第一颗全功能GPU『芯片』“苏堤”。MUSA架构涵盖统一的『芯片』架构、指令集、编程模型等关键要素,旨在为各类并行计算场景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具备与『英伟达』主导的国际主流GPU生态的兼容性。
从2022年11月推出全功能GPU『芯片』“春晓”,到2023年9月发布全功能GPU『芯片』“曲院”,摩尔线程还基于“曲院”推出了AI训推一体计算卡MTT S4000和夸娥千卡智算集群,并自研『大语言模型』MusaChat。五年左右的时间,摩尔线程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芯片』,产品覆盖多个应用领域。
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摩尔线程的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根据招股书,该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不到5000万元,一年后超过1.23亿元,到了2024年达到4.38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突破7亿元。
摩尔线程的上市速度同样令人惊讶。2025年6月30日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后,这家北京的『明星』️独角兽开启了上市倒计时。面对摩尔线程这个“香饽饽”,一大批投资人早早便冲了过来。成立一百天时,摩尔线程已完成两轮融资,从众多知名机构手中拿到数十亿元,一跃成为独角兽。
豪华的团队是众多投资者追捧摩尔线程的重要原因。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曾直言,这家公司吸引了众多资深『工程师』,并在国内搭建了完整的专业IC团队。2025年11月,摩尔线程完成20亿元A轮融资,此后又有多家投资机构加入。随着Pre-IPO轮融资落地,摩尔线程关闭了一级市场的融资窗口,加速朝IPO冲刺。
摩尔线程上市在即,没来得及上车的投资人和想多要点份额的老股东纷纷盯上了公司老股。争取份额的背后,是投资人对摩尔线程成功上市能够带来巨额投资回报的美好预期。从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来看,摩尔线程的估值已达到310亿元,持股12.73%的张建中的身价接近40亿元。
伴随着上市倒计时,这场由摩尔线程带来的财富盛宴正在加速开启。在业界眼中,摩尔线程、沐曦股份、壁仞科技和燧原科技被称为“国产GPU四小龙”。这些公司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陆续踏上攻克国产GPU的征程。
看到国内人工智能算力领域的巨大机会,赵立东于2018年在上海创办燧原科技。一年多后,张文在上海成立壁仞科技。随后,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至此,“国产GPU四小龙”出现在众人视野中,开启了各自的征程。
在吹响攻克国产GPU的号角后,投资人蜂拥而至。最终,“国产GPU四小龙”均成长为『明星』️独角兽。不过,与『英伟达』相比,它们仍存在巨大差距,且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上市成为它们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2025年6月30日,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同时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加上已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的壁仞科技和燧原科技,意味着“国产GPU四小龙”都已踏上IPO之路。
摩尔线程准备通过此次上市募集80亿元,主要用于产品研发。这笔庞大的募资金额使得这家公司成为年内最大的IPO上会项目。经过88天的等待,摩尔线程在众人的期待中上会,率先迈出上市的关键一步。这个明确的信号也在向外界宣布:“国产GPU第一股”即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