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从一个小目标到如今,万达债务还能否破局? 商业帝国面临考验!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消息一经报道,迅速登上百度热搜榜首,引发广泛讨论。曾经豪言“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的王健林,如今连1.86亿元的执行款都无法履行,与他创立的大连万达集团一同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其商业帝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被限制高消费后,这位前中国首富不能再乘坐飞机、软卧或在星级酒店消费。万达集团目前存在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过53亿元,所持多家公司股权也被冻结。据报道,这场债务危机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截至2024年6月末,万达商管合并口径的有息负债高达1375.6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达302.69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115.77亿元,资金缺口接近200亿元。为应对压力,王健林已出售83座万达广场,包括今年5月以约500亿元打包卖给太盟投资集团等机构的48家核心广场。但资产变现的速度远不及债务到期节奏,甚至武汉楚河汉街的12套房产在八折拍卖时仍流拍,反映出商业地产流动性困境。
万达走到这一步,其债务危机背后是战略转型的连环失误。自2015年起,万达启动轻资产转型,但多次上市对赌协议失败成为致命伤。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第四次港股IPO失败后,王健林不得不将核心业务控制权让渡给太盟资本牵头的财团,自身持股稀释至40%。随后,太盟系高管逐步接管业务,万达进入“去王健林化”阶段。王健林近年坚守“不拖欠工资、不烂尾、不赖账”的底线,是一种信誉保卫战。但房地产行业整体退潮让自救更加艰难,业内专家指出,“高杠杆时代谢幕下,靠胆子大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用”。
与此同时,王健林之子王思聪的选择也引发公众热议。在父亲全力应对危机时,王思聪被曝现身国外,并将其创办的寰聚商业股份转让给赌王之子何猷君。虽然部分报道称此举或是为助父纾困,但更多舆论批评其“躺平”姿态与父亲负重前行形成鲜明对比。王思聪曾因IG电竞俱乐部投资声名大噪,但熊猫直播破产等败绩也暴露其商业模式的脆弱性。网友评论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王健林在为一代创业者的体面收场而战”,也有人感慨“家族企业代际差异的悲剧性错位”。
万达能否渡过难关,取决于资产处置效率、债务重组进展以及新管理层能否盘活轻资产运营模式。财经分析师提醒,行业出清期需警惕高负债房企,但物流地产等新业态或存机会。王健林的限高令,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映射了中国房地产行业从狂飙突进到刮骨疗毒的转折。这位70岁的军人出身企业家,正在用出售毕生积累的资产的方式自救,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许多人希望万达和王健林能够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