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黄仁勋中国『芯片』言论 澄清误解与呼吁竞争!『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一句话打破了人们对全球『芯片』产业格局的认知。在9月26日的科技播客节目“BG2”中,黄仁勋驳斥了关于中国『芯片』产业的常见误解,直言这些观点非常荒谬。
黄仁勋用了一个独特的比喻:“中国现在仅落后美国几纳秒”。他高度评价中国『芯片』产业为充满活力、创业精神、高科技和现代化的产业,并呼吁美国政府放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允许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市场展开竞争。
黄仁勋在近两个小时的深度对谈中回应了关于中国『芯片』能力的各种质疑。他认为中国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否认中国没有制造能力的说法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他还指出,中国拥有庞大的人才储备、充满活力的工作文化和各省之间的内部竞争环境,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
黄仁勋选择用“纳秒”来衡量中美『芯片』技术差距,这一时间单位的选择引发了广泛讨论。这种表述可能反映了黄仁勋作为技术专家对产业发展动态的独特理解,也暗示了中国『芯片』产业在特定技术或应用层面的微小差距。他认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速度极快,必须积极参与竞争。
黄仁垣的发言不仅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评价,也是对美国政策制定者的直接呼吁。他明确表示,放宽对华出口限制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黄仁勋希望并相信中国将继续保持开放市场,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并参与竞争,同时中国公司也能走向全球市场。他认为这将提升美国的经济成就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黄仁勋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切身利益。今年7月,他在北京访问期间宣布,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恢复对华出口。这款『芯片』是『英伟达』按照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要求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性能远不及其国际市场主流GPU『芯片』H100。而在今年4月,该『芯片』因国家安全原因被美国禁售,导致『英伟达』面临巨大损失。
黄仁勋的言论迅速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黄仁勋说中国『芯片』仅落后美国几纳秒”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网友对这一表态反应各异,有人认为黄仁勋急于推销『芯片』,也有人持更为乐观的态度,认为中国有替代方案。这些多元的反响显示公众对中美『芯片』竞争格局的高度关注,而黄仁勋的观点对舆论导向有着显著影响。
黄仁勋的“几纳秒”比喻正在全球科技界引起涟漪,不仅挑战了人们对技术差距的传统认知,也可能影响未来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调整。在AI『芯片』这个关键领域,黄仁勋强调必须去竞争,这句话既是对美国同行的警示,也是对全球『芯片』产业格局的前瞻判断。随着技术边界不断被突破,这场以纳秒为单位的竞赛正重新定义着全球科技力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