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理想i6正式上市,售价24.98万元。在筹备i6上市的过程中,理想吸取了此前i8的教训,对舆情进行了有效控制。发布会环节借鉴了小米的做法,在公布价格后加入了“免费送”环节,进一步强化用户感知。
对于10月31日前下订的用户,理想提供了价值3.5万元的限时首销权益,包括双腔魔毯空气悬架、智能冷暖双用冰箱、全车静音电吸门以及现金减免。此外,理想汽车首次打破不启用代言人的传统,邀请『易烊千玺』担任品牌代言人,以拉近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这一系列举措迅速提升了理想i6的市场热度。
理想i6发布后5分钟内大定突破1万台,4小时超过2万台。到发布48小时后,全国门店平均每家新增大定在80-90台之间,总体大定数量接近5万台。按照理想的订单流程,大定用户在7天内可以修改配置或申请退款,7天后定金不可退。目前的锁单率在75%-85%之间,显示出用户下单的转化意愿较强。
强劲的市场表现直接反映在生产端。i6由理想汽车常州基地三区生产,该工厂同时还承担i8的生产任务。目前三区共有两条生产线,设计产能分别为36台/小时和60台/小时。随着i6订单的快速增加,常州基地的生产负荷显著加重。一位在职员工透露,目前三区采用“两班倒”的生产模式,工作强度明显增加。国庆后常州基地将启动新一轮产能爬坡,产能预计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需求端的增长也传导至交付周期。截至9月29日,i6的订车等待周期已延长至13周。理想需要通过持续的产能爬坡来匹配用户需求。
今年以来,理想汽车面临市场压力。8月份,理想汽车单月交付2.9万辆,同比下降40.6%,这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同比下滑。今年1-8月,理想累计交付26.3万辆,同比下降8.6%。在新势力车企中,理想排名第四,落后于零跑、鸿蒙智行和小鹏汽车;而去年同期,理想仍高居榜首。
i6发布前,理想面临的市场困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竞争加剧,越来越多厂商推出类似的增程车型,使L系列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二是增程车整体增速放缓,市场增量接近瓶颈。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增程车同比增速仅为10.3%,而纯电动车的增速则提升至32.2%。
7月29日,理想发布第二款纯电车型——首款纯电SUV理想i8,售价32.18万元。由于SKU复杂以及舆情影响,i8的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尽管今年整体销量可能下滑,但i6发布后的市场反馈对理想具有重要意义。理想i6重新为团队注入信心,通过i6,理想意识到只要舆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将营销做好,市场对理想产品的认可依然存在。这对一向强调“极致产品经理”理念的理想来说,是一种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