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第一天,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就迎来了“排队叫号”模式。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9月30日晚至10月1日凌晨,进出北京、杭州、武汉、长沙和广深等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出现了充电桩排队等待1至4个小时的现象。为避免混乱、保持秩序,许多服务区的充电服务人员开始排队叫号。
辰女士从广州出发回湖北老家,在湖南一服务区遇到了『新能源』车充电排队的情况。她到达时,已经排到了49号,最终她在服务区等了3个小时才充上电。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多个地方都有发生,一位回老家的电车车主在京哈高速服务区也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他排到了60多号,花了近四个小时才充上电。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2024年中国增加了85.3万台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了357.9万台。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覆盖率超过了97%。然而,在2025年春节假期前后,进出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和广深等大城市的高速公路,排队几小时才能充电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一些增程、混动汽车也在排队充电,一名理想车主表示,选择排队充电是因为加油站同样大排长龙,且油费比电费高。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测,今年国庆期间,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将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计,今年的8天假期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将超过6200万辆,其中小客车日均流量约5650万辆,占总流量比例近九成。自驾出行比例较高,『新能源』汽车假期日均约1250万辆,占日均总流量近20%,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
从高速公路看,沈海高速、长深高速和京沪高速的『新能源』充电桩最为繁忙。从区域看,预计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高速公路充电量将创历史新高。江苏每天出行的『新能源』汽车预计超过72万辆。
为应对假期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繁忙的问题,不少服务区开始升级充电设施和广泛应用智能管理系统。例如,江苏南京当地高速管理部门联合供电部门,在沪蓉高速黄栗墅服务区增加了12台120千瓦充电桩,缓解出行高峰期的充电压力。宁波慈城服务区配置了超级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是普通充电桩的8倍,并部署了应急储能充电车,以应对突发情况。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建议,短期内可以采用一些灵活性手段,如增加可动态调配的移动充电舱、充电『机器人』️等设备,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充电难题。长远来看,需要加快推进服务区充电桩的建设,商业模式也很重要,需要让高速公路充电设施的运营吸引资本进入。运营商可以结合商业服务创新,多元化充电设施的收入来源,政府可以从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补贴,鼓励社会参与提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