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的犯罪类型。9月28日,《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办法》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以来,全省共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2.6万余名,追赃挽损9.32亿元。同时拦截了11亿余条涉诈短信、7500余万次涉诈来电和6800余万条涉诈网址,成功避免群众损失52.36亿元,及时阻断向涉诈银行卡转账资金14.76亿元。
为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零容忍”,保护好民众的财产安全,9月26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反诈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涵盖了健全反诈治理体制、提升社会防范意识、确保源头有效管控、阻断涉诈资金转移、加强网络技术反制、保障正常生活生产等全方位内容。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不断更新,衍生出多种诈骗类型。《办法》第十一条详细列举了投资理财类、刷单返利类、虚假购物类、虚假贷款类、虚假涉案类、网络婚恋交友类、仿冒熟人类等常见诈骗类型及手段特征,旨在帮助公众了解并识别这些诈骗手法,以便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迅速警觉。
此次立法还特别设立了“宣传教育”章节,强调增强民众自身防诈意识的重要性。面对疑似诈骗且情况紧急时,除了直接拨打110报警外,还可以通过“96110”反诈专线寻求帮助。“96110”作为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承担四大核心功能:预警劝阻、咨询求助、线索举报以及申诉处置。接到“96110”的来电务必接听,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凡是以各种理由要求拒绝接听“96110”电话并继续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