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景德镇五中附近的一位鸡排摊主因其独特的售卖方式在网上走红。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为“鸡排哥”的摊主已经坚持卖炸鸡排九年,他风趣幽默的“脱口秀式”销售风格不仅受到本地市民的喜爱,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当其他网红店还在玩饥饿营销时,“鸡排哥”却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起初每人限购五份,顾客抱怨吃不完,他就减到三份;仍有食客排队两小时空手而归,他又砍到两份,并制作了带城市标语的排队卡。他认为让大家不用白跑比任何营销都重要,这番话直击现代人对虚假营销的反感。
更难得的是,“鸡排哥”的真诚体现在各个方面。收摊时剩下一块鸡排,他会随手递给陌生人;天气炎热时,“鸡排嫂”会为顾客免费提供矿泉水解渴。这种把顾客当邻居的态度让人感到温暖。
“鸡排哥”的爆红本质上是真诚者的胜利。近年来,许多营销手段翻车,如奶茶店雇人排队、餐厅标榜“妈妈的味道”却卫生不达标等。“真诚”反而成了稀缺品。社会学中的“信任资本”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九年来,“鸡排哥”没有换过摊位,价格稳定,也没有玩套路,他的信任是通过每天炸200块鸡排和记住100张顾客的脸建立起来的。
有人问“鸡排哥”算不算会营销,答案是否定的——他太不懂营销了。他不研究用户画像,不计算转化率,甚至很少发朋友圈,唯一的“推广”来自顾客自发拍摄的视频:“这大哥说话真有意思,鸡排也实在。”这种无心插柳的传播证明了营销的最高境界:产品足够真诚,服务足够贴心,所有套路都是多余的。
在城市的烟火气中,藏着最朴素的商业智慧。景德镇将“鸡排哥”视为文化符号,不是因为他的鸡排有多特别,而是因为他让每个路过的人感受到这座城市里有人认真做小生意,有人真诚对待陌生人。这种温度比景点打卡照更能留住人心。
不过,随着国庆中秋双节来临,“鸡排哥”摊位前的顾客长龙可能会更加严重,有些人甚至要排队三个多小时才能拿到鸡排。相关部门应重视潜在的风险隐患。对于顾客来说,如果队伍太长,不妨选择下次再来,不必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
夜幕降临时,“鸡排哥”擦净炸锅准备收摊。他或许没想过自己为什么会爆红,但我们知道,当商业回归“把人当人”的本质,当真诚取代套路成为底色,每一个认真做好小生意、认真生活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焦点。最硬核的营销从来不是技巧堆砌的泡沫,而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