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近3000名游客涌入荣昌区政府食堂,一顿饭吃掉了550斤米饭和250斤卤鹅。这个区级政府食堂成了热门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排队品尝。
这一切始于今年春天,荣昌区及其特产荣昌卤鹅在网络上走红,使这个小城市成为旅游热点。五一假期期间,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首次向游客开放,反响热烈。食堂不仅价格亲民,品质也相当不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机关食堂的刻板印象。
国庆长假期间,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再次对外开放,从10月1日到10月8日。消息一出,各大『社交平台』热议不断。食堂准备了多种特色美食,包括荣昌卤鹅、黄凉粉、猪油泡粑等,仿佛一场美食文化节。
10月1日上午,天还没亮透,食堂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有的游客甚至凌晨就来排队,只为尝到正宗的荣昌卤鹅。现场秩序井然,工作人员引导得当,游客们自觉排队,没有出现混乱。
当天中午,2700人在食堂用餐,食堂蒸了86盘米饭,消耗了550斤大米,250斤卤鹅提前售罄。为了保障游客需求,食堂还准备了650斤荣昌猪肉和2000斤蔬菜。
尽管客流量庞大,食堂工作人员依然热情服务,耐心解答游客问题。出餐速度也非常快,基本上不用等太久就能拿到心仪的美食。此外,食堂还为当天过生日的游客准备了小蛋糕和抽奖活动,增添了温馨氛围。
据统计,仅10月1日当天,食堂就送出了15个生日蛋糕。这些惊喜让游客感到非常温暖,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体验,引发了广泛传播。
这种创新举措不仅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政府食堂盘活了平时只在工作日使用的资源,在节假日创造了额外的经济价值,提升了周边酒店入住率。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促进了当地特色美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荣昌卤鹅等传统美食通过政府食堂这个平台被更多人知晓和喜爱。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地方政府效仿这种模式,将更多政府资源向公众开放,创造新的旅游亮点。
一个区级政府食堂因开放创新和特色美食吸引大量游客,成为国庆黄金周的旅游热点。这启示我们,在旅游发展中,平凡的地方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简单的创新可能带来惊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