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第一天,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迎来了“排队叫号”模式。不少网友在社交账号上反映,9月30日晚至10月1日凌晨,进出北京、杭州、武汉、长沙和广深等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出现了充电桩排队等待1至4个小时的现象。为避免混乱、保持秩序,许多服务区的充电服务人员开始排队叫号。
辰女士从广州出发回湖北老家时,在湖南一服务区发现『新能源』车充电排队已经叫到49号,最终她在服务区等了3个小时才充上电。她停留的服务区共有2个充电桩4个充电口,每辆车大约需要充40分钟。为了充电,她一共花费了4个小时。
越靠近国庆假期,自驾出京的车流量越大,『新能源』汽车排队充电的时长也在增加。一名车主表示,他在京哈高速一服务区准备充电时排到了60多号,花了近四个小时才充上电。他解释说,一方面得另外找路去充电站,到了可能还得排队。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增加了85.3万台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357.9万台。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覆盖率超过97%。但在2025年春节假期前后,进出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和广深等大城市的高速公路,排队几小时才能充电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一些增程、混动汽车也在服务区排队充电。一名理想车主表示,选择排队充电是因为加油站同样大排长龙,且油费比电费高。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测,今年国庆期间,全国超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将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外出出行的充电高峰集中在9月30日和10月1日。从返程看,10月6日和10月7日将迎来返程充电需求高峰。
沈海高速、长深高速和京沪高速的『新能源』充电桩最为繁忙。预计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高速公路充电量将创历史新高。江苏每天出行的『新能源』汽车预计超过72万辆。
不同于城市内的充电场景,高速公路的车流潮汐特征注定了『新能源』汽车充电供需间的矛盾:日常使用率太低,节假日高峰期又排不上队。为应对这一难题,不少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始升级充电设施和广泛应用智能管理系统。例如,国庆期间,江苏南京当地高速管理部门联合供电部门,在原有16台充电桩基础上,又增加了12台120千瓦充电桩,以缓解出行高峰期高速服务区的充电压力。
G15沈海高速最大的服务区之一——宁波慈城服务区配置了超级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是普通充电桩的8倍。此外,当地电力部门还部署了应急储能充电车,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为急需补能的车辆提供服务。
专家建议,从短期来看,可以采用一些灵活性的手段,如增加可动态调配的移动充电舱、充电『机器人』️等充电设备,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充电难题。长远来看,仍需加快推进服务区充电桩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需要让高速公路充电设施的运营吸引资本进入。运营商可以结合商业服务创新,多元化充电设施的收入来源,形成互补;政府可以从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补贴,鼓励社会参与提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