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事局最新数据显示,受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影响,假期8天浙江水上发送旅客预计约180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超30%,全省沿海拟计划投入客船276艘。10月3日至4日将出现客流高峰,单日最高可达23万人次。
今年假期时间充裕,水上客运最繁忙的舟山群岛陆岛运输预计135万人次,同比增长34.6%,计划投入客船151艘,其中普陀山客运航线日均发送旅客将超10万人次。宁波地区假期预计水路发送旅客15.59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8%;台州地区假期预计水上发送旅客6.4万人次,同比增长56%,其中2日至4日为客流高峰,大陈航线单日旅客超4000人次。温州地区假期预计水上发送旅客21.86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39.60%,南麂岛客运航线单日水上发送旅客最高可达3950人次。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浙江全省以多云为主,气温较常年偏高,2-6日部分地区有35~37℃高温,7日前后受弱冷空气影响,气温有所下降,沿海海面和浙北内陆部分地区分别有8~9级和5~7级阵风,对水上客运安全带来一定影响。为保障出行安全,浙江海事部门对拟计划投入营运的276艘客渡运船舶开展节前检查,并完成缺陷整改,坚决杜绝船舶带“病”投运。同时加强国庆期间一线执法力量配备,严格落实客渡运船舶恶劣天气预警机制,强化客流高峰时段的专人专艇现场驻守,对日均客流达2000人以上或实际载客300人以上的客运航线以及陆岛运输、夜游等重点航线,安排执法人员随船监管,严把开航关。
长三角一体化长航线客船应急救助机制于9月28日在浙江舟山建立,该机制旨在建立客运企业自救、客运公司间互救和社会力量它救的客船应急救助网络,最大限度确保及时有效处置水上客运公共突发事件,全力保障浙沪海上通道、岛际交通网安全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