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门游玩时,很多人喜欢打卡拍照留念。悬崖峭壁、公路中央、海边惊涛、古建凭栏等网红攻略中的“打卡胜地”虽然风景优美,但这些地方往往隐藏着危险。
在悬崖或高处拍照可以拍出“凌空感”的照片,但这些地方地形复杂,狭窄的落脚点、突然的断层、隐蔽的裂缝和巨大的高度落差都构成了致命威胁。一旦脚下不稳,极易失去平衡导致失足坠落。例如,9月25日四川甘孜贡嘎山那玛峰一名登山者解开安全绳为队友拍照时不幸遇难;2024年4月,印度尼西亚伊真火山口一名中国女性♀️游客拍照时踩到长裙👗坠入峡谷身亡。
拍照时不要“越界”,不翻越安全护栏,不在悬崖边缘冒险。可站在安全区域用自拍🤳杆延伸视野进行拍摄,避免发生意外。登山行走时不拍照,拍照时不行走。全程留意周围环境、人群,注意脚下。不要擅闯未开发区域及废墟,谨防坍塌、跌落等意外发生。
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流行“公路氛围感大片”和“电影感隧道拍照”,不少人为了“出片”冒险进入明令禁止行人通行的路段拍照。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极快,尤其在城市主干道、隧道、高速公路等路段存在天然视线盲区,如果有人在拍照,后果不堪设想。云南大理苍洱大道因网络走红,部分游客不顾路况径直站在路中拍照,当地交管部门已开展专项整治,劝阻群聚路面照相2890余人次。
所谓“氛围感”不过是“精修图”,要克制住“到哪里都想出片”的冲动。请勿在马路、隧道、铁路封闭区域拍照,不仅妨碍交通还非常危险。车辆行驶中严禁危险摆拍,更不要把头、手伸到车外。可使用长焦镜头捕捉“公路大片”的效果,在公路旁的人行道等安全区域内进行拍摄。
靠近水的地方也是“出片胜地”。为寻求最佳拍摄角度,一些人喜欢在水边、礁石甚至攀登护栏拍摄,但礁石区表面湿滑、锋利,下方常有潮沟和暗缝,极易被困或失足卷入深水,发生意外。2025年夏,福建漳州金銮湾海滩一名游客打卡拍照时因海滩礁石刚退潮不久表面湿滑不慎滑倒受伤。
严格遵守景区设置的警示牌提示,不要擅入危险区域。注意观察潮汐变化,不要独自在礁石区域行走或停留,警惕离岸流等风险。建议穿着防滑鞋以增加稳定性,不要急切奔跑或跳跃。
杭州六和塔景区的一处“拍照点”刷屏『社交平台』,一扇扇木框窗棂像天然的取景框,引得不少人排队打卡。然而,六和塔的窗框宽度只有10厘米左右,窗外就是向下的塔檐,坐在窗台上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出片固然好,安全更重要,一定要听从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规范拍摄。
古建文物通常较脆弱,切勿为出片违规攀登、攀爬。在允许拍照的区域进行摄影摄像时,请遵守相关规定,避免使用闪光灯等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害的设备。
拍照前先花几分钟环顾四周,注意看警示牌、观察地形和天气,识别潜在危险。所有护栏、警示牌都是生命防线,绝非摆设。拍照时保持专注,留意脚下和周围环境变化,不在危险处嬉闹。不要和野生动物“贴脸自拍🤳”,不要破坏自然环境。
最美的照片是安全归家后带着微笑回味的那张。景色再美也不能拿生命对焦,游玩拍照请提高安全意识,谨防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