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或将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对于她上台后的中日关系,心理预期并不乐观。
高市早苗被视为安倍晋三的政治接班人,长期以对华敌意而闻名。她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辞尤为激进,甚至提出“日台互保”的概念。2025年4月,她率团前往台湾与岛内领导人赖 清 德会面,宣称台海若有事将“事关日本生死存亡”,这一言论被解读为升级了安倍晋三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论调。在此次选举前,高市再度表示,绝不允许任何势力“凭实力胁迫和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高市早苗还持有危险的修宪和扩军主张,谋求日本军事正常化。她要求废除日本宪法第九条“放弃交战权”和“不保持战争力量”的条款,并提出将自卫队改名为“国防军”,赋予日本武装力量可以“先发制人”的进攻权,这无疑会推翻日本战后和平秩序的根基。
高市早苗在历史问题上也持强硬姿态。她曾公开宣传赞扬希特勒的书籍,主张日本不必再为二战的侵略历史道歉,多年来坚持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尽管此次选举期间她回避了是否会继续参拜的问题,但这更像是一种策略性模糊,而非态度转变。如果高市以首相身份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必将遭遇严重冲击。
高市早苗上台后的中日关系可能会维持在冷和平状态,甚至可能陷入更为严峻的对抗之中。虽然她提到希望与中方继续对话,但她的对华强硬色彩大概率会让所谓的“对话”流于空谈。
高市早苗执政下,日本在地区安全上很可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她主张强化美日同盟纽带,甚至不排除允许美军在日本本土部署核武器。这样的立场将为东北亚的安全局势增添不确定性。然而,在对美关系中,高市并非完全“言听计从”。面对特朗普政府此前对日本施加的经济压力,高市表现出了一定的强硬姿态。例如,她提出如果美日达成的关税和投资协议存在有损日本国家利益的部分,她可能会要求重新谈判。这意味着在战略安全层面,高市会紧紧追随美国,但在具体经济利益上,她也会为日本争取公平待遇。
高市早苗还有可能推动美日韩亚太“小北约”的形成。她谈到增加与韩国和菲律宾等国的合作,如果延续这种合作趋势,美日韩大概率会进一步强化军事协同。但另一方面,如果高市在敏感问题上刺激到韩国,日韩关系就会存在反复风险。这种合作与矛盾交织的微妙平衡值得外界关注。
高市早苗的上台标志着日本内政外交进入一个新的更为保守、更为强硬的周期。这位强硬的女首相可能会让中日关系更加尖锐。对于中美关系而言,高市的对美倾斜将使中美博弈的东北亚战线更加复杂。中国需要未雨绸缪,防范周边安全环境的恶化,一方面加紧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在东海、台海方向的威慑力度;另一方面加速推动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合作,力图破解美国主导的同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