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一项关于结束加沙冲突的“全面解决方案”,即所谓“20点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停火、交换人质、推进人道主义救助以及重建加沙未来安全架构和振兴经济等。以色列首先表示支持,哈马斯则表示会认真研究相关计划;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以及埃及、卡塔尔、沙特、约旦等地区国家对这一计划表示欢迎。
加沙冲突已经持续两年,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特别是巴方的损失惨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自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超过6.6万人死亡,其中70%是妇女和儿童,另有近17万人受伤,数千人失踪;约1800名医护人员和543名援助人员丧生。冲突还波及周边多国,给地区国家安全稳定带来严峻挑战,也严重影响全球安全与和平。在这种情况下,尽快在加沙地区停火止战、缓解人道主义灾难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实际上,国际社会一直通过联合国等多种途径为加沙停火止战做着不懈努力。因此,任何旨在实现加沙停火的计划或倡议都有积极意义,值得欢迎。
然而,该计划能否真正落实尚待观察。特朗普的“20点计划”看似全面周详,但存在巨大漏洞和缺陷,回避了中东乱局的真正病灶,可能难以从根本上化解加沙危机。尽管该计划对于缓解巴勒斯坦特别是加沙民众的绝望情绪和地区国家安全焦虑或许有些许作用,但远非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实现地区长治久安的灵丹妙药。
从现实层面来看,各相关方能否推动落实该计划存在很大变数。美国方面,特朗普提出的计划是否能真正落实仍存疑虑。国际舆论质疑美方推动加沙停火止战的诚意,认为特朗普此举更多是为了打造“和平总统”形象,积累政绩。事实上,美国在安理会多次否决推动停火止战的决议草案。以色列方面,总理内塔尼亚胡第一时间接受该计划,因为无论计划能否实现都对以色列有利。即便如此,以色列内部极右翼势力仍会反对该计划实施。对哈马斯而言,“20点计划”更像一份迫其缴械投降的最后通牒,要求哈马斯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人质并承诺解除武装,哈马斯已无多少回旋余地。
该计划严重偏离“巴人治巴”原则,忽视巴勒斯坦人民基本权益,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加沙地区的战后重建。根据计划,将成立一个由“合格的巴勒斯坦人与国际专家组成”的临时过渡治理委员会负责加沙地区日常事务管理,还将成立“和平理事会”作为监督机构监管其运行,主席由特朗普亲自担任。这种安排被批评体现了美国的“殖民主义思维”,是老旧殖民主义托管式治理的陈旧套路。巴勒斯坦人民应是加沙重建的主人,任何战后安全治理和经济重建安排都应当坚持并落实“巴人治巴”原则,充分尊重巴勒斯坦人民意愿,维护其正当权利。
此外,该计划仅仅承认巴勒斯坦建国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愿望,却回避“两国方案”,甚至通过搁置、推延和虚化巴勒斯坦人民建国权而侵蚀和损害“两国方案”基础,背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只有推动落实“两国方案”,才能实现中东和平和地区国家长治久安。9月12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支持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解决加沙冲突的根本路径依然在于坚持“两国方案”,避免任何可能损害其基础的单边行动。
在当前加沙冲突延宕不止、人道灾难持续恶化的形势下,美方提出的“20点计划”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该计划偏离“巴人治巴”基本原则,背离“两国方案”根本出路,难以真正有效落实,更难破解错综复杂的加沙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