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的李女士为了减肥变美,经朋友介绍在两个胳膊上打了100多针“溶脂针”,结果导致57个溃烂的洞。她注射的产品竟然是妆字号,使用方法明确标注仅用于表皮涂抹。李女士并非个例,还有两位女士因为同样的原因导致肚子、腰部、胯部多部位感染性皮肤肉芽肿,不得不进行清创手术。
李女士和她的朋友来到当时操作打针的地方,美容院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只是去店里帮忙,并没有收钱。李女士的朋友则称销售人员曾承诺产品打进去就能瘦,也不用忌嘴,但最终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店内产品销售男子承认『化妆品』品牌方曾对他进行过培训,并表示愿意承担责任。
辖区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随后到场检查,发现美容院女子未取得任何证件,从事医疗美容涉嫌违法。目前,『化妆品』销售者支付了部分医疗费,辖区卫生监督部门已介入调查。
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应确保机构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施的项目必须在批准范围内。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医生必须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且是经合法备案的美容主诊医师。在医疗美容过程中使用的产品大多属于药品或医疗器械,消费者可到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其是否合法注册。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后,一定要索取病历资料和消费凭据,这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如果不幸遭遇非法医美侵害,消费者可以通过向当地卫健部门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虚假宣传(拨打1231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追求美丽本无过错,但绝不能以健康为代价,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医美宣传时,请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用安全的方式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