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感觉有些不同寻常。刚计划国庆长假怎么安排,家里老人就打来电话,语气严肃地说:“6号那天别瞎跑,也别在家里动刀子。”我一听就懵了,10月6号不就是中秋节吗?怎么还有这么多讲究?
挂了电话心里还在琢磨,一查日历才发现,今年确实特别。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好与一个叫“天赦日”的日子重合。“天赦日”听起来很神秘,按老一辈的说法,这是上天赦免罪过、赐福人间的日子,一年里只有四五天。今年秋天偏偏特殊,有两个天赦日。立秋那天(8月7日)是一个,符合秋季天赦日的标准。六十天后,也就是10月6号,又一个“戊申日”来了,第二个秋季天赦日就这么落在了中秋节。
这种巧合几十年难得一见,难怪老人那么紧张。这还跟今年中秋特别晚有关。往年的中秋总感觉跟秋分节气挨得很近,桂花香得正浓。今年却到了10月6号,两天后就是寒露,天气开始真正凉下来。之所以这么晚,是因为今年农历有个闰六月,把整个节日的节奏往后推了一大截。
一个晚中秋,一个天赦日,两件事凑在一起,就不是简简单单吃月饼看月亮那么简单了。老人传下来的规矩其实是一种对自然和时间的敬畏。比如,老人最先提到的就是别杀生。天赦日讲究的是“赦”字,天地有好生之德,在这一天大赦天下,再去杀鸡宰鸭显得不合时宜。想吃肉可以提前一天准备好,放冰箱保鲜。这其实挺有道理,少一点杀伐之气,多一分祥和,心里也舒坦。有些人家还会选择在这天去放生,不求功德,图个心安,顺应这个日子的氛围。
还有一个说法叫“躲月”。中秋赏月天经地义,但并非人人都合适,特别是这种阴气、寒气都加重的晚中秋。家里的孕妇、身体虚弱的人或者生病的朋友,老人会劝他们晚上别出去对着月亮吹冷风。说白了,这不是躲什么神仙,是躲夜里的寒气。中秋夜里家人团聚,气氛再好,身体才是本钱。
当然,中秋的核心永远是团圆。管它是不是天赦日,一家人能聚在一起最重要。电话里聊千言万语,都不如回家吃一顿饭实在。饭桌上热气腾腾,聊着这一年的琐事,自然而然会想起那些已经不在身边的亲人。很多地方习俗是团圆饭之前先祭拜一下祖先,告诉他们家里一切都好。这不光是仪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
这些老规矩听着复杂,内核却很简单:敬畏、感恩、团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对生命多一份善意,对家人多一份关怀,对传统多一份尊重。今年这个中秋,你打算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