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多地出现隐翅虫。在洛阳一建筑工地打工的卢先生表示,工地上四五十米高、几十米长的纱网以及脚手架上爬满了隐翅虫。南阳的王女士也反映,她4岁的女儿25天前脖子不小心粘上隐翅虫毒液,伤口红肿溃烂,目前已结痂但未痊愈。
卢先生描述,工地脚手架和纱网密密麻麻爬满了隐翅虫,大家都不敢碰这些虫子。目前,工人们还没因碰到这些虫子而受伤。他发布的视频显示,工地的纱网和脚手架上都爬满了隐翅虫,不少工人在旁工作。许多网友留言称当地也出现了隐翅虫,还有不少人中招。
王女士说,9月10日一早,她发现女儿脖子红了一圈,带女儿前往诊所就诊,涂抹药膏后未见效果。12日,她们去了市医院,医生诊断孩子沾上了隐翅虫的毒液。王女士之前从未听说过这种虫子。女儿的伤口红肿、有水泡,之后溃烂,目前已结痂,但尚未痊愈,留下一个明显的伤疤。
九月以来,河南多地媒体报道了市民发现隐翅虫的消息。洛阳日报报道,有洛阳市民在家中发现隐翅虫,该市医院近期已接诊多例隐翅虫皮炎患者。驻马店日报也报道,不少驻马店市民反映在家里看到了隐翅虫。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张艺杰介绍,近期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诊量大幅增长,每天都有6到7例患者,高峰期时一天有15例。不少市民因徒手拍打、误触虫体而引发皮肤水疱、破溃等症状,一些患者病情发展非常严重才到医院就诊。
公开资料显示,隐翅虫是一类小甲虫,在昆虫分类上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全世界已知的隐翅虫有66000多种,对人有威胁的只有毒隐翅虫亚科的20多种,在中国常见的只有两三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梭毒隐翅虫。毒隐翅虫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素——毒隐翅虫素,这是一种接触性毒素,如果接触到皮肤,会引起隐翅虫皮炎,产生瘙痒、刺痛和灼烧感,皮肤上会出现线性的红斑或者脓包,消退以后还容易结痂和留疤。对于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引起更强烈的反应。通常来说,当毒隐翅虫落到人的皮肤上时,如果不受到惊吓,极少会主动释放出毒隐翅虫素。那些被隐翅虫所伤的人,多数是因为惊慌失措地将其拍死,使得它们体内的毒隐翅虫素被释放到皮肤上,引起了皮炎。
遇到毒隐翅虫上身,不要拍,轻轻吹走或弹走即可。如果不小心将毒隐翅虫拍死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皮肤,将残留的毒液洗去,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如果在眼睛旁边就用清水冲洗。清洗后不要涂抹酒精、牙膏和其他“偏方”,同时克制自己抓挠患处,以免造成二次感染。如果后续依然感觉不适要尽快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外涂药物,内服抗组胺药物或者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