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哈马斯已经准备好实现长期和平,并要求以色列立刻停止轰炸。然而,不到48小时,以色列公开表示非常吃惊,认为这是负面回应。实际上,哈马斯并没有表示要放下武器投降。这一事件揭示的不是外交胜利,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作秀。
媒体报道称哈马斯同意接受特朗普提出的20点和平计划,但仔细阅读哈马斯的声明后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哈马斯表示愿意就停火、以军撤出加沙、释放人质和人道主义援助等条件进行谈判,并积极讨论特朗普和平计划的其他内容。这与“同意接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此外,哈马斯明确表示,加沙的行政管理机构必须得到巴勒斯坦民众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认可,即“巴人治巴”,不会接受美国或以色列主导的过渡委员会进驻加沙。
哈马斯还发布了一份英文声明,明确指出他们愿意就停火条件的细节进行谈判,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条件接受美国的和平计划。特朗普显然明白这一点,但他选择装糊涂。这种策略在乌克兰问题上也使用过,单方面宣称普京和泽连斯基已经同意停火并谈判,结果俄乌冲突并未停止。
特朗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需要塑造自己作为可靠调停者的人设。他在俄乌问题上未能取得成果,在巴以问题上如果再没有成绩,竞选时吹嘘的“24小时内结束所有战争”将成为笑话。因此,即使知道哈马斯和以色列都没买账,他也要先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胜利,让支持者欢呼。
以色列对特朗普的言论感到非常吃惊。内塔尼亚胡及其圈子将哈马斯的声明视为负面回应。以色列认为,既然哈马斯没有表示要放下武器投降,特朗普凭什么要求以色列先停火?内塔尼亚胡在正式回应中大量赞美特朗普,但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愿意停火,只说对谈判持谨慎乐观态度。
这场闹剧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哈马斯和以色列这对死敌在对待特朗普的态度上达成了一致:都把他当成展示自己诚意的靶子。哈马斯通过声明向国际社会展示谈判意愿,同时给特朗普一个台阶下;以色列则大拍特朗普马屁,但对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双方都在表面工作上下足功夫,但实际上谁都没有真正把特朗普当回事。
巴以冲突已持续几十年,无数次和谈均以失败告终。特朗普以为凭借自己的交易艺术就能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当双方都未准备好真正停火时,任何所谓的和平突破都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