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们准备欢度国庆佳节的时候,中国空间站里的神舟二十号乘组带来了一份特殊的太空礼物🎁。9月26日凌晨,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圆满完成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创造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出舱任务次数的新纪录。
这次出舱活动从9月25日晚上7点45分开始,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35分,历时约6小时。王杰首先打开问天气闸舱舱门出舱,登上机械臂末端的自动脚限位器。随后陈中瑞也出舱作业,两人在太空中默契配合,指令长陈冬则在舱内提供支持。此次任务使用了全新的机械臂路径规划,这是安装完自动脚限位适配器后首次使用天和舱的机械臂适配器,优化了路径设计,提高了出舱作业效率。
这次出舱活动完成了两项重要任务: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和舱外设备设施巡检。这是首次由两名第三批航天员共同完成舱外作业任务,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航天员已经能够独当一面。随着这些任务的完成,问天舱段之前规划的所有碎片防护装置均已安装完毕,大大提升了空间站的安全性。在太空中,即使是小小的螺丝钉以高速撞击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这些防护装置是空间站的重要保护措施。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乘组已在轨驻留超过150天。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虽然工作繁忙,但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在过去的五个多月里,他们不仅完成了四次出舱活动,还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和平台载荷维护工作,包括天舟八号的分离撤离和天舟九号的交会对接等重要任务。按照计划,航天员们将在中国空间站上欢度国庆和中秋佳节。尽管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送上祝福。指令长陈冬表示,提前送上来自太空的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祝我们的太空家园健康稳定运行,祝福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回顾神舟二十号乘组的四次出舱活动,每次都有新的突破。第一次出舱验证了节点舱作为备用出舱口的性能,首创了“无人搬运+有人精调”的耦合式作业模式,为未来大规模舱外组装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二次出舱成功安装了脚限适配器和接口转接件,提高了航天员舱外作业效率。第三次出舱重点对舱外关键设备进行热特征识别,为后续型号研制提供了重要数据。第四次出舱不仅完成了既定任务,还创下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出舱任务次数的新纪录。
在乘组创造集体纪录的同时,航天员个人也在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历史。指令长陈冬已经成为中国在轨累计时间超过一年的航天员之一,并且很快将超越叶光富保持的375天纪录,成为中国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陈冬曾执行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和本次神舟二十号任务,经验丰富。作为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他被很多人看好可能成为我国未来载人登月任务的人选,丰富的在轨经验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神舟二十号任务接近尾声,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即将接过接力棒。虽然具体名单尚未公布,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航天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任务执行能力持续提升。从第一次出舱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从容自如;从最初的短期驻留,到如今的长期值守,中国航天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进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见证更多中国航天的历史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