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包装精美、寓意团圆的月饼从“宠儿”变为“弃儿”。那些卖不完的月饼究竟去了哪里?
作为节日食品,月饼销售时间较短,通常集中在中秋节前两周。超市工作人员表示,中秋过后未售出的月饼将全部下架寄回厂家。按照惯例,中秋节当天大部分月饼可能会有“买一赠一”的活动,有些原价100多元的月饼礼盒当天可能只需50多元。
河南某月饼生产厂家表示,他们会在中秋节前一两个月开始生产,根据订单情况和往年销售情况确定产量,不会剩下太多。未售完的月饼会在中秋节当天低价卖给附近的超市,折扣力度甚至低至三折以下。还有一些商家会把剩余的月饼当作福利发给员工。
莎莎曾在某餐饮企业工作,该企业每年中秋会推出自有品牌月饼,主要通过线上预售和大客户订单来安排生产量。剩余的月饼通常都作为员工福利内部消化掉。
月饼生产销售的季节性特征考验着生产厂家的市场研判能力。五芳斋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到,如果不能做好市场预测、及时组织生产和库存储备,公司将面临备货不足或生产过剩的风险。广州酒家也强调,公司在月饼等季节性食品的营运与供应链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酒家月饼系列产品实现收入16.36亿元,五芳斋月饼系列产品实现收入2.36亿元。五芳斋解释称,其月饼产品大部分为外购产品。公司采用直营模式,直接对接商超业务总部,增强了市场铺货和陈列优势,提高了市场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
对于消费者吃不完的月饼,『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将其作为早餐、零食,或二次加工成其他美食。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连续多年发起“月饼零浪费大募集”活动,号召网友捐出吃不完的月饼,分享给社区低保人群、环卫工人和其他困难居民。捐赠要求包括外包装有清晰可辨保质期标识、内包装未拆完好无破损、保质期不少于30天等。
市场上销售的月饼保质期普遍较短,通常在30天至90天左右。有商家会向月饼厂家收购临期月饼,作为临期食品出售。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各地对食品临界期的规定不同,如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规定标注保质期在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
对于过期月饼,有关部门会统一回收并进行染色、毁形等销毁措施,确保市面上没有过期月饼再次销售。一些剩余月饼可能会卖给相关企业做成动物饲料。部分饲料厂会将月饼加工处理后作为原料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北京等地曾出台监管措施,要求对回收的月饼集中统一销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也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