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继续停摆。10月1日零点起,由于参众两院先后否决了共和党和民主党各自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联邦政府时隔七年再度陷入“停摆”,约75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或“无薪上班”。
国家公园、护照签证、航空管制、FDA新药审批等公共服务大幅收缩,重要经济数据发布暂停,劳工部月度就业报告和CPI等统计均告缺席。高盛估算每停摆一周GDP增速下降0.15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每周损失10亿美元💵,国家公园门票及周边商户每天损失7800万美元💵。如果持续两周以上,承包商违约、科研中断、航班延误将形成二次冲击。
白宫于9月25日提前下令各机构启动裁员程序,意在借停摆窗口永久削减编制,使本轮关门从短暂休假升级为结构瘦身。SEC、CFTC等金融监管机构九成员工被强制停薪,仅保留不足400人维持市场最低监管。新药审批、专利公告、贸易统计同步冻结,市场进入“信息黑箱”状态。
表面上看是预算流程技术性逾期,实质上是极化政治对财政权力的常态化劫持。1974年《预算与扣留控制法》把拨款主导权从白宫移到国会,但政党极化使得非常拨款取代常规拨款成为常态。本届国会甚至在临时案中捆绑医保、移民等议题,导致9月30日最后窗口被挤爆。
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便以裁员预案向国会极限施压,意图借停摆倒逼机构瘦身与政策让步。民主党则以家庭医保断档叙事反击,两党选民基础互不重叠,妥协空间被选举周期压缩至零。
市场对美债“无风险”叙事的心理锚点逐渐被侵蚀,黄金与非主权资产获得额外溢价空间。全球供应链可能因停摆遭遇医药、『芯片』专利延迟。2018-2019年的35天停摆已造成110亿美元💵永久产出损失。若本次叠加债务上限博弈,可能对2025年全球经济形成“数据真空+财政悬崖”双重压力。尽管结局大概率是数日后紧急续命,但制度伤疤与信用损耗已再次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