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授予美国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以及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发现。获奖者们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这种细胞能防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与此同时,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率团访问英国,拓展国际科教合作,并拜访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托马斯·林达尔爵士。林达尔接受了樊建平的邀请,计划近期访问深圳理工大学。他一直关心该校的发展,并为学子们发来寄语,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持之以恒、勇于创新。
托马斯·林达尔在寄语中提到,每一项伟大发现都始于简单的问题,失败是发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希望学生们不要畏惧挑战,科技的未来取决于他们的勇气。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里耶·瓦谢尔教授也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年度入学典礼上发表演讲,鼓励新生们主动发现并挑战难题。他强调,在AI时代,培养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至关重要。他还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提醒学生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要坦然接受。
关于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获奖科学家的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避免攻击自身组织,守护人体健康的深层奥秘。他们发现调节性T细胞能够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防止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组织。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对免疫系统运作机制的理解,解释了为何大多数人不会患上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
坂口志文于1995年首次识别出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亚群,奠定了“外周免疫耐受”理论的基础。布伦科与拉姆斯德尔在2001年研究一种小鼠模型时,发现Foxp3基因突变会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两年后,坂口志文将这两项发现联系起来,证明Foxp3是调节性T细胞发育与功能的关键基因。
如今,调节性T细胞已被公认为免疫稳态的核心调控者。基于这些发现的疗法正被积极探索,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并有望推动更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布伦科、拉姆斯德尔和坂口志文的研究逐步揭开了人体在防御外敌与维护自我健康之间保持精妙平衡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