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金日成广场的夜晚灯火通明。士兵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导弹发射车缓缓移动,探照灯划过天空,照亮了标语上的“胜利者的庆典”几个大字。这里是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阅兵式的彩排现场,外界关注的不仅是即将亮相的新型导弹和无人机,还有贵宾看台上的重要人物。
距离阅兵只剩三天时,中方宣布国务院总理将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朝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友好访问。这个安排超出了几乎所有外界预测。代表团不仅会观看阅兵,还将讨论合作、参观项目、深化互动。去年普京访问平壤仅待了24小时,而这次中国代表团的行程明显更为丰富。
朝鲜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准备。从七月开始,美林机场附近的灯光经常彻夜不熄。卫星影像显示,那里有上万人参加训练,导弹发射车、装甲车不断调整位置,贵宾看台也早早翻新布置。朝鲜还更换了全国地图,把南部简化为一块标着“韩国”的灰色区域,并宣布实施大赦,为庆典营造气氛。
中方的高规格访问并非突然。九月初,金正恩访华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一待就是五天四夜,还带上了女儿。九月底,朝鲜外相崔善姬又来到中国,单独访问四天,这是她上任以来首次。她见到了李强和王毅,带去了金正恩的口信。这些互动显然在为十月的访问铺路。
俄罗斯派来的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尽管他名义上是执政党主席兼安全会议副主席,但实际上已远离克里姆林宫决策核心。西方媒体甚至调侃他的『社交媒体』影响力比政治影响力更大。普京五月就定下由梅德韦杰夫代表出席,部分原因是普京去年刚去过平壤,今年按理该轮到金正恩回访。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俄朝关系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不需要靠元首露脸撑场面。
今年以来,俄朝在军事、能源、粮食领域的合作显著加强。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弹药,俄罗斯则回报以能源和粮食援助。俄外长拉夫罗夫甚至公开表示,“朝鲜无核化问题已不再具备讨论意义”,几乎默认了朝鲜拥核的地位。
2025年前八个月,中朝贸易额同比增长18%,其中能源和粮食占六成以上。中国通过“中朝电力联网项目”每年向朝鲜输送15亿千瓦时电力,罗先、新义州等边境经济合作区也重新启动。
消息发布后不到24小时,韩国外长赵显拨通了王毅的电话,表示韩国将“竭尽所能发展对华关系”,希望以十月底的APEC峰会为契机促进高层交往。李在明政府上台后,转向“实用外交”,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韩国军方紧急开会评估安全影响,日本宣布加强情报搜集、加速反导系统升级,美国国务院也表达了不安。但俄罗斯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能减轻西方在东线对俄的压力,使莫斯科“向东转”战略推进得更轻松。
朝鲜此次阅兵不仅展示军事力量,还希望传递一个信号:他们不再是被动承受制裁的边缘国家,而是要成为区域的参与者和塑造者。他们邀请了中、俄、越等多国代表,希望借此巩固外交关系、拓展战略空间。中方此次出手既是对朝鲜的支持,也是表明中国不会缺席半岛事务,不允许地区博弈被单方面主导。朝鲜正试图抓住“战略突围”的机会,改变自己在东北亚格局中的位置。
夜幕下的平壤安静却紧张。街边横幅在风中抖动,广播喇叭播放着进行曲,外宾专机陆续降落。这座城市像一台精密调校的仪式机器,每一个细节都在为一场“巨大的开场”做准备。这场阅兵早已超越了一场庆典,成为东北亚力量重组的一步实棋,一个正在成形的新格局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