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叔硬改全球『芯片』格局 万次失败材料报国!万次失败,材料报国。
1987年,23岁的宗艳民大学毕业,学材料的他被分配到灯泡厂当技术『工程师』。同一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五位毕业生创立了Cree(后改为Wolfspeed),主要研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
2002年,宗艳民所在的灯泡厂倒闭,38岁的他下岗干起了卖挖掘机的生意。同年,大洋彼岸的Cree在碳化硅晶圆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从2英寸增长到8英寸,公司由此起飞。
2025年6月,全球第三代『半导体』市场发生了两件大事:市值一度高达165亿美元💵的碳化硅龙头Wolfspeed申请破产,中国碳化硅公司天岳先进获得了“『半导体』材料”的年度金奖,此前三十一年,这项大奖从未颁给过中国企业。业内普遍认为,天岳先进等中国公司的快速进步是导致Wolfspeed走向破产的原因。而天岳先进的创始人正是当年下海卖挖掘机的宗艳民。
宗艳民表示,他很尊重Wolfspeed,但接下来是中国主导碳化硅产业链的时代了。今年8月20日,2022年登陆A股的天岳先进正式敲响港股的上市钟声,成为两市唯一“A+H”上市的碳化硅衬底公司,且其港股发行的孖展倍数超2800倍,融资申购额近2500亿港元,显示了资本市场对其的极大热情。
成立于2010年的天岳先进专注于碳化硅衬底的研发与生产,2024年导电型衬底市占率22.8%,排名全球前三,当前市值近400亿。宗艳民的经历颇为传奇,从灯泡厂『工程师』、挖掘机代理商转型到研发『半导体』材料,背后是他的技术执念和报国理想。
碳化硅具有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抗辐射☢️能力强等优势,采用该材料制备的『半导体』器件不仅能在高温下运行,还能以较少的电能耗获得更高的运行能力。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碳化硅的逆变器能让特斯拉Model 3的零百加速缩短两秒,据英飞凌实验室测算,碳化硅电驱系统整体损耗比硅基方案减少83.7%,每百公里电能消耗减少1.2-2.1kWh。
碳化硅性能卓越但制备难度大,自1980年代以来,主导碳化硅研发及应用的是美日欧的企业,品质、价格、量产等问题始终制约着碳化硅的规模化应用。天岳先进的主要产品碳化硅衬底是制作『半导体』『芯片』的底层材料,截至目前,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企业中的一半都是天岳先进的客户,包括英飞凌、博世、安森美等行业巨头。
宗艳民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现齐鲁工业大学)硅酸盐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济南灯泡厂当『工程师』,一干就是15年。2002年,灯泡厂因经营不善倒闭,38岁的宗艳民拿着失业证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当时城镇化建设全面启动,工程机械供不应求,宗艳民看准时机成立济南天业工程机械公司,代理挖掘机等工程设备。他创新成立了具有翻新改造能力的再制造工厂,利用技术将旧机器改造出新机器的性能水平,受到客户欢迎。2008年,四万亿计划掀起基建热潮,宗艳民的企业因此大为受益,公司营收猛增,快速做到了“年销售额30亿,利润一两个亿”的规模。
财务自由的宗艳民并不准备卖一辈子挖掘机,他在公司停放挖掘机的大院里搭建了一个2000平米的实验室。2010年,宗艳民成立了天岳先进,决心进军材料行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宗艳民得知山东大学蒋民华院士成功培育出碳化硅单晶,但直到2011年蒋院士去世也未能实现产业化。宗艳民决定投入所有财富,让蒋院士的成果产业化。
碳化硅创业的前六年,公司几无产出,宗艳民用挖掘机的利润“输血”碳化硅,三年就投了5个亿。他立下了技术研发的核心原则:“只审方案、不问周期、不追失败”。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失败,生产工艺终于被确定下来,天岳先进在2015和2017年实现了4和6英寸碳化硅『芯片』衬底的量产。2018年,马斯克宣布特斯拉Model 3使用碳化硅MOSFET,加上中美科技竞争的影响,天岳先进收获了自己的头两个量产订单客户,第一个客户来自无线🛜电探测行业,第二个客户是通信领域的龙头公司。2019年8月,天岳先进完成首次外部融资,华为的全资子公司哈勃投资向天岳先进投资1.1亿元,持有10%的股份。2022年1月,“中国碳化硅第一股”天岳先进登陆上海科创板。
今年6月,天岳先进斩获“『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与此同时,美国碳化硅巨头Wolfspeed正式申请破产重组。盲目自信和市场误判,以及天岳先进等中国公司的崛起,是导致Wolfspeed从山顶跌入谷底的关键原因。天岳先进通过将6英寸做出更好性价比成功截胡了Wolfspeed的市场。据天岳先进2024年报显示,当年公司营收17.68亿元,同比增加41.37%,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目前,天岳先进的8英寸产品已落地,可量产,去年11月还全球首发了12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
回顾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宗艳民认为,过去民营企业的创新缺乏自信,多数是在效仿、赚快钱。天岳先进走到今天靠的是坚持自主研发,同时保持开放心态与国际接轨,最终突破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核心技术。下一步,他们不仅要继续技术层面的突破,更要与器件端、外延端一起努力,形成一支“联合舰队”,重塑产业链的主导权。